拒绝阴葵派的影响力,鱼赞总觉得可惜。
杨广问道:“我可曾让你去调查、或者监视过太子的动静?”
鱼赞一愣,道:“没有。”
确实,杨广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把触手向下伸,伸到整个社会的最底层,却从来没注重过能决定他生死命运的皇帝和太子。
这太不正常了,就算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说他好,说他是个贤王,但这对于他争夺太子之位毫无帮助。
参考法国中世纪的三级会议,第三等级的市民无论有多少人,也只是有一票表决权。
但最起码他们还有一票,可是在杨广这里,四千多万的老百姓,其实一票都没有。
杨广走的路在鱼赞看来是走偏了,只是杨广这个人刚愎自用,不喜听人多话,鱼赞就算看出问题,也只能把话咽进肚子里,除非杨广主动问。
鱼赞不是外人,所以杨广有必要和他把话说清楚,而不是像面对祝玉妍时,看似说了半天话,却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没说。
杨广道:“我从没有把太子之位放在眼里,也没想过要去争夺太子之位。父皇一生只爱母后,我们五子同母,父皇一直引以为傲。如果我们同室操戈,只会伤了父母的心。”
鱼赞听懵了,这又岂是不争夺太子之位的理由?要是想兄弟和睦,干嘛又要把阴葵派出身的美仙留在身边?而且看殿下建立青龙会的操作,要说他什么都没想干,鬼都不信。
鱼赞觉得殿下不该是这么虚伪的人啊!
鱼赞道:“可是看梵斋主的反应,殿下想和太子和睦,怕是不能了。”
杨广道:“我是没想过争太子之位,但也并不在乎和任何人是否和睦。”
鱼赞完全无法理解殿下到底想干什么,不争就该消停的当自己的逍遥王爷,争就该拼尽全力。可是不争,又不想搞好关系,这是什么脑回路?
杨广微微一笑,继续道:“太子不是没有才干,只是这么大一个国家,一个人说了算,就算他再有才干,再有品德,也是祸非福,我只是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制衡他。”
制衡?
制衡谁?
制衡太子?
那太子继位之后,岂不是要制衡皇帝?
鱼赞只听说过架空皇帝,谋朝篡位的,没听说过“制衡”是什么操作。
有能力制衡,为什么不直接把皇位夺过来?
不让一个人说了算,那要让几个人说了算?
皇帝不搞一言堂,那要搞什么?
晋王殿下真是越来越离谱了,简直是痴人说梦,语无伦次。看着挺正常的一个人,虽然狂妄了点儿,怎么说出这么脚不沾地的话?
鱼赞根本不明白杨广说的是什么,想问又不知从何问起。
杨广看出鱼赞的凌乱,自己已经挑他能听懂的话说了,要是在说起“君主立宪”、“民主”啥的,鱼赞直接就得疯。
杨广有此想法只是因为他真的不在乎皇位,一时逞快于自己而言没有意义。而自己就算能做好,只要制度还是一言堂,未来子孙就必会有好下场。他从不相信人,他宁愿相信制度。可能刚开始制度也会出现各种不完美,但有就比没有强,剩下的靠时间就可以了。
鱼赞怔怔问道:“那殿下收留阴葵派的人,是故意和太子交恶?”
杨广沉默一下,摇头道:“太子过分依赖佛门不是好事,而无论是佛门,还是魔门,势力都太大了。”
鱼赞细品了一下杨广的话,有些明白他为什么把阴葵派的人留下,刻意破坏和太子的和谐关系了。
他让阴葵派大摇大摆的出现,就是想让魔门和佛门的争斗公开化,把暗斗转为明争,最好是赤裸裸的血拼,最好是祝玉妍把梵清惠杀了,把双方势力拼没了才好。
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
而从贩卖鸦片的角度来看,魔门还处于原始阶段,而佛门已经登堂入室。
宗教不可以在政权之上,政教必须分离,无论是佛门还是魔门,而太子很明显没法摆脱佛门的控制。
祝玉妍看似投靠自己,但她心中只有阴葵派,阴葵派的利益永远在自己之上,甚至在国家、民族之上,佛门同样如此。
只是魔门看不起佛门的虚伪,却不知正是这种虚伪才是他们远胜魔门之处。佛门完美的包装和销售,让自己居庙堂之高;而魔门的追求的真性情、不虚伪,却只能让自己处江湖之远。
所以杨广确实看不起魔门,他们松散的构架,缺乏完备的理论体系,思想也混乱不堪,自相残杀,没有系统的整理,妄想通过杨广一人,就战胜佛门数百年的累积,根本就不现实。他们唯一有用的只有武功,想对抗佛门,也只能用武力,杀的两败俱伤,甚至玉石俱焚。
如果祝玉妍只想利用杨广,自己却不肯做出牺牲,杨广不会再见她。
如果杨广不在皇家,一切与他无关,但既然已经身处其中,总不能无动于衷。
如果祝玉妍识相,这个时候就应该放下与石之轩的仇恨,同仇敌忾。以他们两个的号召力,有机会整顿整个魔门,与佛门一较长短。
大兴城是全国政治中心,此时却暗流涌动。
佛门的重要人物聚集,围绕着太子,高调传法,影响力已经波及整个国家的从上到下所有层面,把佛门推到又一个兴盛的巅峰。
而还在底层苦苦挣扎的魔门,在祝玉妍的串联下,也都偷偷涌入大兴城,要在佛门的眼皮子底下搞串联。
杨广本意是不想打听她们要怎么搞,也没想给予她们任何帮助,他只要结果,算是祝玉妍的投名状。奈何身边有个天然的探子美仙,把祝玉妍所有的动作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杨广,杨广却没有任何表示。
每日奉皇命跟着听政,一言不发,只听太子侃侃而谈,他却游离圈外,完全就是个旁观者。又一次朝会,杨广例行公事,散会就想走,却被留下,同时被留下的还有太子。
(本章完)
喜欢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