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欧阳克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从不忤逆欧阳锋。无论欧阳锋怎么想着退出江湖,他都是欧阳家的守护神,没人能忽视他的武力。
欧阳锋一直很欣慰欧阳克听从自己的教诲,却不知欧阳克的心里与他大相径庭。
欧阳克纵观天下,大雍和蒙古蒸蒸日上,而中原多俊杰,国力衰退至此,仍是气数未尽,气数尽的,就是金了。
蒙金虽然停战,但经过欧阳克审时度势,知道灭金正当时。宋自顾不暇,只要警惕蒙古,灭金不费吹灰之力。南下受阻,立刻东进。
蒙古停止攻打金国,原想着让金能抵御大雍。可惜实力相差悬殊,金实在让蒙古失望,在雍的铁蹄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既然金抵挡不了大雍,蒙古也就不坐视金被大雍全面占领,两面夹击,与雍合力吞并了金。
蒙古一直脚已经踏入了中原,这时他们联络大雍,想要联合灭宋,先吃掉一个最弱的再一决雌雄。
正在欧阳克犹豫蒙古的联盟之议时,不问世事的欧阳锋给欧阳克带话:「把蒙古人赶出中原。」
欧阳锋这时已经退出庙堂,不理江湖,火工头陀的关门弟子杜信成为白驼山庄的总管,总领白驼山庄的一切事务。
自从放权给欧阳克之后,这是欧阳锋第一次不问欧阳克的意见,明确提出国事方针。
欧阳克没有问欧阳锋为什么,但也没有盲目执行欧阳锋的意见,而是和朝臣研究这么干的后果。
大部分人不赞成这么干,腹背受敌,不符合利益。联合蒙古灭宋易如反掌,之后再凭借雍多年积攒的实力,欺蒙古人少,破蒙古也不难。
但欧阳克只问,按欧阳锋说的执行,会有什么后果。在能力范围内,即使损失比较大,他也不愿违背欧阳锋的意愿。
南朝积弱,大兵压境,守土尚且勉强,还要靠一帮江湖义士,哪有北上的能力。想要和蒙古联合,给他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也是蒙古不先联络宋夹击雍的原因,烂泥扶不上墙,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欧阳克综合分析之后,对蒙开战。
雍和蒙古接壤线漫长,两国又都是战斗力超强,欧阳锋也不愿在蒙古身上损耗太大,就亲自致信蒙古大汗窝阔台汗:「只要蒙古退出中原,雍可以放开蒙古西去的通道,绝不阻拦蒙古向西。否则,雍会从西域北上,截断蒙古西进之路,尽举国之力,把蒙古困死在东方。」
蒙古精兵纵横天下,所向无敌,但人口稀少是重大缺陷。而雍休养生息多年,军队之精锐不弱于蒙古,兵多将广,更不是蒙古可比。
就算蒙古精兵能挡住大雍的军队,但有人能阻挡欧阳锋吗?蒙古帐下的顶尖高手就是五轮法王和银灵公主李源曦了,至今提起欧阳锋,都是心有余悸。
欧阳锋的威慑力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蒙古接受了欧阳锋的提议,缓缓退出了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中原之地。
没动刀兵,就喝退一个军事强国,欧阳锋又让世人重新认识了自己。
此时天下三分,雍、蒙古和宋。雍尽得金的中原土地,而长城以北,乃是关外辽东的大面积领土,都归了蒙古。
大雍接收蒙古退出的领土,一副破败的景象,让人瞠目。这里曾经都是金国极为繁华的城市,蒙古人的破坏力可见一斑。
欧阳克有些理解欧阳锋对蒙古人的想法了,但又不能完全理解,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放他们西行。
欧阳克研究欧阳家的起家之路,除了靠欧阳锋的武力,大部分是靠发达的经济,少有靠军队取胜的。接收北方被蒙古蹂躏过的大地,让雍放缓了南下的脚步。大雍现在北防蒙古,南面与宋对峙,大军压境之势不减,把宋全面封锁在江南,不轻启战端,宋也缓了一口气。但所有人都知道,宋灭是迟早的事。
欧阳锋隐居不出,潜心钻研武学,江湖上也是一辈新人换旧人。欧阳克从来就不是江湖人,放到一边不提。
中原新晋大豪就是桃花岛郭靖和黄蓉夫妇,尤其在襄阳阻挡欧阳克的兵锋之后,声望更是达到顶峰。丐帮帮主还是洪七公,丐帮也是倾尽全力辅助郭靖。
中原另外两大帮派海沙派和巨鲸帮的首领,杜信的两个师兄铁手和铁面成为另外两个后起之秀,与铁掌帮互为援手,又有张三枪这个炮灰冲在前面,暗助欧阳克,给郭靖的义举添了很多麻烦。
杜信也很有才干,比火工头陀强的多,仗着白驼山庄雄厚的家底,继续飞速发展,成为西域巨头,也成为欧阳克手中,超脱于朝廷的一支私人力量。
天下的变化,早就超出了欧阳锋的掌握,郭靖义守襄阳的壮举,敌人变成了欧阳家。时间也悄然由《射雕》走向了《神雕》。
欧阳锋已经放下了一切世俗之时,决定不再理会任何事。可是在感觉到时间进入《神雕》之后,心中就又再惦记起一个人,神雕大侠杨过。
前一世谢逊可以说受杨过的大恩天高地厚,不只是生死存亡之际的救命之恩,还有杨过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