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李密、萧铣这些枭雄会顺着杨侗的意思来‘办事’吗?
杨侗认为会。
首先、身为世家子弟的李渊、李密、萧铣比杨侗更理解有背主传统的世家,只是大隋一直对世家抱着赶尽杀绝的想法,因此他们不怕世家背叛,但是这一状况随着大隋对世家‘解禁’完全变了。这些处于极度不利形势的枭雄们,本身就怕臣子跟大隋里应外合,他们对治下臣民是防之又防,世家代表却纷纷前来大隋‘拜山’,深知世家能量和秉性的枭雄们心中会怎么想?这个时候,只要大隋细作稍微一操作,这些枭雄便会生产‘宁可错杀一千,也不会放过一人’之心,接着,这些前来大隋‘宣誓效忠’的世家就被各个枭雄列入黑名单。
其次、李渊、李密、萧铣现在都很穷,尤为需要世家的金钱和粮食,他们需要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把这些世家大族尽数斩杀,以好夺取眼馋日久的钱粮来补充军队的损耗。这个杀人夺财的借口,杨侗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各个世家也纷纷的把自己的脖子伸向了枭雄的屠刀。
也许会有一些世家人士察觉到这是一个杀局,但世上自作聪明、自私自利的人实在太多了,而杨侗手中这足有尺厚的一大叠礼单,便是这类人。
“跳得越欢,死得越早。”数量太多,杨侗也懒得一一过目。
“圣上,可以收网了吗?”策划出这个大计的房玄龄微笑询问。
“我们有的是时间,朕一点都不着急!”杨侗言下之意,时机还不成熟,嫌弃入网的世家大族太少。
“圣上!”民部尚书杨师道出列,有些愁眉不展的说道:“臣明白您的意思,也支持您这么做!可战事这等悬而未决的持续下去,每天庞大的军事开支会对国库造成沉重负担啊。”
魏征笑道:“杨尚书,账不能这么算的!”
杨师道皱眉道:“何解?”
“十大军团不打仗的时候,日常开支是多少?开战之后又增加了多少?”魏征笑问。
“我军训练力度强大,日常开销以均以战时八成标准算计,如今增加的开支主要体现于抚恤、运输、军械损耗这三大块,所增比例不足三成。”杨师道说完,自己都笑了。
“杨尚书不是说我大隋全国上下不产一颗粮食,也能三年不饿死人吗?所以这不足三成的增额,我大隋完全承受得起!而且朕也感觉这场战争不会持续太久!”
杨侗知道自己这个决定会让战事继续延续,会让天下统一的时间来得更迟、更晚,也会导致南方百姓多受一些时日的战乱之苦,但是相对腐朽门阀的价值,这些牺牲却又显得比较微小。
只有把这些腐朽门阀尽数消灭,这个民族才能顺着他设计的路线走下去,新的世家以后或许会产生,却也不可能强大得像现在这些世家——随随便便联合几个世家,就产生出可以动摇一个国家的根基、推翻一个王朝的力量。
这是杨侗为了大隋王朝能够多多延续的私心,但他认为自己的私心是建立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之上,而现在这些世家,为了满足他们这极少数人的私欲,吸食九成以上人口的骨髓。更可恶的是他们为了追逐更多的利益,动不动就企图改朝换代,恨不得将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天下搅乱成一潭混水,以便从中牟取更大的权利,他们世世代代都不满足的私欲,导致天下民不聊生,造成的死伤、损失多不胜数。如果他们不灭,这种怪现象还会持续,直至这个民族伤痕累累元气大伤、被外族奴役,他们或许才会甘心。
杨侗觉得与其在短短的几十年后、或是百年后再发生一次大战争、大暴乱,倒不如一步到位,将最不安分的毒瘤逐一剔除干净。
这一代人的终极使命是什么?
杨侗认为是牺牲。
而这些年,死的人已经不计其数,再死一些又何妨?
大刀阔斧所带来的剧痛,这悲惨的一代人必须得承受、必须得经历,能不能在乱世中逃过一劫,大家各安天命。
怪只怪,大家都错生在一个该死的年代!
怪只怪,这年代多了一个名叫杨侗的怪胎。
——————
小女生日,只此一更,兄弟姐妹请勿等!
喜欢大隋第三世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大隋第三世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