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远远有士兵大喊一声:“圣上驾到。”
众人连忙转身,只见浑身浴血的杨侗在数十名玄甲军士兵的簇拥下大步前来,杜如晦连忙率从上前行礼,“参见圣上!”
“参见圣上。”
“免礼。”杨侗摆了摆手,问向负责己方人员损伤的杜如晦问道,“克明,我军伤亡情况如何?”
“回圣上,我军死伤五千余人,其中阵亡将士两千三百余人。”杜如晦又说完,又解释道:“这是主战场上的数目。吐蕃士兵已经胆寒,追逐路上应该没什么伤亡。”
“朕知道。”听到这个数目,杨侗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说道:“这次多亏了蜂窝弩,打得吐蕃前锋措手不及。不然,我军的伤亡至少还要增加三成。”
众人深以为然。
蜂窝弩大发神威,仅只数轮发射就歼灭了敌军三分之一的兵力,对这场大胜来说,功不可没。
不久。
牛进达也回来了,他躬身道:“恭喜圣上,此番大胜,吐蕃死伤极为惨重,最终只有三四千人逃走,我军俘虏了两万一千余人,其余三万余人余部阵亡,无伤兵。”
众人听到“无伤兵”三字,不禁笑了起来,吐蕃士兵尽着皮甲,在隋军的打击之下,恐怕有伤兵也是重伤员,这些要来干嘛?肯定是被打扫战场的将士顺手捅死了。
“此外还缴获了战马、兵器、弓箭无算,并且按照圣上对外作战的风格,将吐蕃人的尸体在战场北部垒了一座京观,那个朗日赞普要是知道,恐怕对我们恨之入骨了。”牛进达又说道。
杨侗笑着点了点头,他其实不是极端的民族分子,也支持民族大融合,但问题是,别人不但不感恩,反而当大隋是鱼肉。
他能咋办?
只好先兵后礼,先用君子六艺打掉异族骁勇善战的凶性,然后再以忠孝仁义礼智信去教化,这才是让他们服服帖帖、载歌载舞的最佳良方。
否则,谁听你叽叽歪歪。
“将积石关、多玛镇和今日之战的战果,传给三弥山丝路联盟总部,让各成员国常驻代表将这消息带回国内,让各国百姓知道吐蕃并没那么可怕,在我大隋雄师面前,吐蕃什么都不是……”杨侗吩咐道。
“圣上英明!”
杜如晦立即领会了杨侗的意思,经过这三次大战,吐蕃精兵消耗殆尽不说,从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神话跌落到了尘埃,吐蕃的威势和实力尽皆一落千丈,像泥婆罗、象雄、大小勃律、女儿国这些被吐蕃压制太久、唯唯诺诺的国家,一旦听说吐蕃惨败于东方,必将响应大隋号召,蠢蠢欲动起来,自此以后,势弱的吐蕃恐怕遭受各国猛烈报复。而这‘借力打力、以夷制夷’的办法,其实也是出兵前,针对吐蕃所拟的第二步战略。
“象雄王。”杨侗对李迷夏说道:“我们两族的交情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到了现在,你又不远千里前来助战,朕感受到了象雄国的真诚。希望我们两人能起到带头作用,将两族友谊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双方齐心协力,消灭一切胆敢破坏和平之辈。”
“多谢圣人可汗看重,我象雄愿意世世代代遵从大隋号令,圣人可汗日后但有所命,我象雄上下绝对会效忠到底。”如果说之前,李迷夏只是想借大隋之威名保存国祚、仗大自身,用完就弃,那此刻却是又敬又畏,毫无反抗、利用之心,大隋雄师之强、武器之精良,着实让人感到绝望,连与之为敌的想法都不敢有。
“你能这么想,朕很欣慰。你的诚意朕也感受得到,而我大隋素来礼尚往来,从来不会亏待自己的朋友。”杨侗笑着说道:“吐蕃所剩无几的兵力集中在我大隋边境,其国内却是兵力空虚,各个部落如同待宰的羊羔一般,你们明天一早可去劫掠吐蕃人的女人、孩子和牛羊,能抢多少是你们的本事,朕一律不要,这也是朕给象雄的礼物。”
“多谢圣人可汗厚赐。”李迷夏心花怒放,这种事情他最喜欢干的了。
“吐蕃的兵交给大隋来对付即可,你们可以穿过吐蕃回国,什么时候有空,随时可以到洛阳做客。”杨侗眸子里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寒光,这些异族人都是一路货色,永远不会和大隋同心同德,强大的时候他会服服帖帖,一旦你弱小了就会疯狂冲来咬一口,所谓的友谊根本不能指望,自身强才是真的强。
“一定一定。”李迷夏连连点头,而后又说道:“此次前来仓促,又是急行军,小王准备不足,只带了千斤产自瞿萨旦那国的白玉、绿玉、黑玉原石,还请圣人可汗笑纳。”
说着,李迷夏恭恭敬敬的将一串各色玉石手链递给了杨侗,“这串手链就是用那些玉石做成的。”
杨侗接过看了一眼,的确是上好的美玉,虽然看不出好歹,但质地和宫廷的许多玉器极为类似,不用想也知道是上佳之玉,他点点头,“那朕就却之不恭了,等朕回到洛阳,让象雄商人捎些玻,琉璃制品给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