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郁其实有腰牌,即使城门关闭也能进去,不过他看了兰芝一眼,见兰芝双目亮晶晶看着自己,眼中满是期盼,便笑着答应了下来。
兰芝大喜,道:“阿郁,我带你去后院看看吧!”
后院小楼内点着灯,远远望去,小楼在一片树影之中闪闪烁烁。
兰芝牵着赵郁的手,走在后院菜地中间的小径上,听着风吹树叶声、墙外金水河的蛙鸣声和菜地里小虫子的鸣叫声,惬意极了。
赵郁忽然道:“兰芝,我背你吧!”
兰芝“嗯”了一声,趴在了赵郁背上。
赵郁背起兰芝往前走。
兰芝忍不住道:“阿郁,不知道阿犬这会儿睡没有?”
赵郁想了想,道:“估计没睡,这崽子是个人来疯,到了新地方,估计得半天疯呢!”
此时不出赵郁所料,阿犬果真在疯着玩。
延福宫与郡王府不同,红墙黄瓦,金碧辉煌,高高的穹窿圆顶,盘着金色巨龙的红漆柱子,深重而厚的层层帘幕,大红烫金的地毡,袅袅的速水香......
这陌生而宏大的一切令阿犬着迷,他拉着庆和帝把延福宫正殿转了个遍,又要去偏殿玩耍。
深夜的皇宫,难得的灯火通明,宫女太监在各处侍立,青衣卫布满各个角落。
庆和帝从出生到现在,快四十年了,从没这么累过,他双手扶腰立在那里,让白文怡给他擦汗,口中道:“乖阿犬,咱们不去偏殿,阿爷带你去前面的大庆殿。”
阿犬倒是讲道理,煞有介事地连连点头:“好!”
又道“阿爷,走!”
庆和帝牵着阿犬的手,试图慢慢往前走,可是阿犬有些性急,非要拽着庆和帝跑。
白文怡见了,一边小跑跟着,一边埋怨林文怀:“陛下哪里能这样跑?你倒是去哄一哄小皇孙啊,坐辇车去大庆殿吧,别累着陛下了!”
林文怀却笑了,低声道:“陛下得多动动了。”
陛下身体孱弱,如今有了小皇孙在宫里伴驾,多动动的话,陛下不管是精神还是龙体,都能健旺一些。
白文怡想了想,闭嘴不说了,一抬眼看见庆和帝被阿犬拽着跑远了,忙努力加速追了上去。
空旷的汉白玉广场上,阿犬咯咯的笑声清脆得很,脚步声响成一片,热闹得很。
大庆殿南正是内阁所在地。
今夜在内阁轮值的正是宰相武应文和户部侍郎孟博文。
武应文正在办公,听到大庆殿那边的喧哗声,皱着眉头起身,负手出了内阁,开口问在内阁侍候的太监:“究竟是何人在大庆殿深夜喧哗?”
小太监一声不敢吭。
一同轮值的户部侍郎孟博文也踱了出来,含笑道:“究竟是谁这么大胆,居然敢在大庆殿喧哗?”
这时候负责内阁的太监于文亮走了过来,先恭谨地行了个礼,这才道:“启禀武大人孟大人,是陛下在陪着小皇孙玩耍。”
武应文皱着眉头道:“小皇孙?哪里来的小皇孙?”
他是先太子的岳父,先太子哪里有后嗣。
孟博文也笑:“这事可真新鲜,咱们陛下居然有了小皇孙!”
儿子都没了,哪里来的小皇孙?真是笑话!
于文亮淡淡一笑,道:“小皇孙正是端懿郡王的嫡长子。”
武应文和孟博文一下子都静了下来,两人脸上的表情都变得凝重起来。
“原来是端懿郡王府的小皇孙进宫伴驾呀,”孟博文看向武应文,意味深长道,“不知丞相大人对此有何感想?”
武应文面无表情,没有理孟博文。
王湉已经从杭州回到京城,楚州税关主政孟坤也被押解至京,端懿郡王遇刺案正在紧锣密鼓地调查,孟氏一族危在旦夕却不自知,还在洋洋得意妄图干涉陛下过继嗣子之事,真是死到临头而不自知。
武应文看了孟博文一眼,转身进了内阁。
孟博文立在那里,大夏天的,居然觉得有些凉意,他打了个寒战,看着在夜风中哗啦作响的梧桐树,嘟囔了一句“怎么起风了”,转身进了自己的轮值房。
庆和帝一路跑到了大庆殿,浑身汗如雨下,简直不能动了。
好在阿犬年纪虽小,还算体贴,见皇祖父累得直喘气,便踮着脚尖要给皇祖父捶背。
庆和帝被阿犬软软的小手捶着腰背,心里跟蜜似的,渐渐就缓了过来,牵着阿犬的小手:“阿犬,阿爷带你进去看看这大庆殿。”
大庆殿是大周朝皇宫规模最庞大的宫殿,位于宫城中轴线上,殿庭广阔,可容数万人,是大周皇宫的正殿,也是大周举行大典的地方,也是举行大朝会的地方。
此时因为庆和帝和小皇孙的到来,大庆殿内灯火通明,太监宫女各在其位。
阿犬随着庆和帝进了大庆殿,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最后看中了最上方的御座,便指给庆和帝看:“阿爷,坐!坐!”
阿犬年纪虽小,说话却很清晰,清凌凌的童音在殿内响起,众太监宫女都噤若寒蝉,一动也不敢动,一口大气也不敢出,就连两位大太监白文怡和林文怀也都沉默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