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午笑了,他拍了拍手,对大家道:“既然大家都是这个意思,那如今宗主已经回来了,就让我等以死效忠宗主吧。”
栾盈早在后堂听了多时了,此时的栾盈内心之感动,如波涛翻滚般触动不已。
两年了,这些旧部家臣,曲沃各大家族,原来一直都还记着栾氏家族曾经对他们的好。此时听到胥午拍手暗号,栾盈掀开帏幕,径直走到大堂中央。
见到栾盈居然真的出现,众人顿时呆了,很快,大家都反应了过来,顿时众人均拥将上前,围着栾盈,激动不已。
栾盈待大家把冲天的热情稍稍平息,眼角噙着泪向众人一一拜谢,众人纷纷惶恐还礼。
栾盈道:“栾氏无德,竟遭奸人暗害,我不得已四处流亡,本已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但每日想起祖先基业丧于自己,日夜不安,故潜入故土,欲奋起一搏。
本不想连累众兄弟,但刚才我在后堂听众兄弟所言,感动万分。毕竟,欲除范氏父子,单靠我一人,确实孤掌难鸣。唯有依靠在座的众兄弟,齐心协力方可成就大事。”
栾盈说罢,再次起身拜谢。然后,栾盈将自己与齐庄公所定之策对众人说了,众人听后均兴奋异常。
这些人,都是栾盈和胥午亲自商定的可靠人士,不用担心消息走漏。于是,栾盈就与众人商议了具体行动方案,完善了相关细节。
就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晋国内乱,就从幕后走向了前台。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此时的晋国权力格局。
此时的晋国六卿名单为:中军将佐范匄、赵武,上军将佐韩起、中行吴,下军将佐魏绛、程郑。
也就是说,栾盈被驱逐后,其下军佐之职由程氏家族的程郑取代。
但程郑一直很担心,因为这个位子本属于智氏家族宗主智盈,只是此时的智盈还是一小屁孩,故这个卿位就被程郑所得。
程郑,晋国大夫,程氏家族宗族。在晋悼公时期,程郑担任赞仆,即乘马御,负责管理六驺。
根据周礼解释,天子共有六种不同的马,每种都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管理,这些人被称为六驺,而程郑正是六驺的主官。
这个职位虽然看上去一般般,但却是国君近臣,故到了晋平公时,一直很欣赏程郑的晋平公在这次卿级领导班子调整中,排挤了劳苦功高的智氏家族,提拔了程郑为下军佐。
晋国的智氏家族源于曾经的晋献公时期正卿荀息,其孙荀首食采于今山西永济市的智邑,后入卿任中军佐,别出智氏家族。
荀首死后得谥号为庄,人称智庄子。其子智罃,后担任晋国中军将。智罃之子智朔英年早逝,故智罃去世时,智氏家族宗主为年幼的智盈,这使得晋平公借机提拔了程郑。
但放着智氏家族对晋国的丰功伟绩在那里,你程郑居然抱着国君的大腿就敢抢了智氏家族的卿位?
关键是,这根大腿并不雄壮!
所以说,程郑一直很担忧,几乎夜夜梦魇。恶梦做了整整一年后,结果当然就跷了辫子。这个是后话,我们这里不详述。
回过头来,我们不得不感慨,荀氏家族至此已分化出中行氏、智氏、程氏三大家族,且都曾入卿,真正的五A的牛叉大家族!
如今,晋国六卿成了六大家族各占一席,即范氏、赵氏、韩氏、中行氏、魏氏、智氏。
这里,我们必须再理一理晋国此时的各大家族的最新称呼了。
首先是范氏,范氏到了此时,已经正式从士氏被确定为以范为氏,其代表人物此时是范匄和范鞅两父子。
韩、赵、魏三氏是不变的。然后便是原来的荀氏现在已经用两个分支来区别了,即中行氏和智氏。
也就是说,原中军将荀偃之子上军佐中行吴这一支现在称中行氏。下军佐程郑所代表的这一支现在称程氏,但程氏只是来客串而已,很快要还给智氏。
各大家族中,赵氏家族与韩氏家族一直是兄弟加同志的感情,这是一种历史性的感情,因为曾经韩氏家族落难时,赵氏家族给予了春天般的温暖,这可是大恩级别的恩情。
后来,在那年下宫之难中,赵氏家族大宗被灭门,却是韩氏家族明里暗里相助了赵氏家族。
这种有着较长历史渊源基础的感情是很深厚的,赵韩两家在很长的一段晋国春秋历史里,可谓是一直共进退同荣辱。
范氏家族和中行氏家族关系一直交好,这也是源于曾经荀偃、范匄是上下级关系,两家为了自身利益,互相推荐提携。
而智氏家族、程氏家族本就与中行氏家族同出荀氏一脉,与以此时也依附于中行氏。这样一来,范氏家族、中行氏家族、智氏家族、程氏家族此时是一个利益集团。
只有魏氏家族,要说好,与各家都好,要说关系,关系也就那个样。但是,魏氏家族与栾氏家族的关系一向非常好。
这也是源于曾经栾黡与魏绛曾经分别为下军将佐,两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同僚关系。甚至在当年晋国组织联军对秦国的迁延之役中,魏绛最终选择坚定跟随栾黡率下军和新军先行撤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