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见杨凤浑身浴血。一身都是伤,赶紧让他养伤,可是,杨凤却不放心黑山,要赶回去。同时,杨凤亦告诉太史慈,大军宜速挺进黑山。迟了恐怕袁绍的援军就快到。
太史慈知道杨凤为自己打通这一条进入黑山的通道并不容易,不敢有负杨凤的战果,当即命令,大军马上进入黑山。
同时,太史慈又飞鸽传书,告知赵云、刘易。告诉他们黑山已破的消息。并将这一次攻关所碰到的一些情况,向刘易作了反映。
因为攻击最后亦是由北往南进入黑山的第一关已经是傍晚,太史慈命大军挺进黑山,就必须要连夜行军了。
也幸好是连夜行军。
当太史慈率大军赶到了藏兵谷之时,袁绍派来的援军。亦恰好杀到了藏兵谷。
双方军马,狭路相逢,挑灯夜战。
韩猛现作为袁绍帐下的首席大将,果不是浪得虚名,夜间,居然能与太史慈战了数十会合而不败。
事实上,韩猛已经备受袁绍重用,也不知道是不是他深感压力的问题,他的武功在不久前有所突破,现应称得上是一个一流猛将了。
嗯,许多武将,他们并非天生便是一流的武将,他们都要经过不停的苦练武功,再有,在战场上经历过一场场的大战,吸取经验,获得提升。一般的武将,他们自己修练到一定的程度,就毕生都难以寸进。可是,在历经生死的考验之后,他们就会突破自己的极限,突破自己的武道瓶颈,使得自己的武力有所提升。
韩猛在官渡之战当中,与徐晃等一众超级猛将交过手,虽然被战败,但却见过了真正的强者是如何的,在生死考验,在压力之下,武功有所突破,亦是情理当中。
双方大军,从半夜撕杀到天明,见谁都奈何不了谁,这才鸣金收兵。
事实上,太史慈的军马,一时半刻是不能一下子全都赶到藏兵谷来,他来到藏兵谷之时,仅只是数千先锋军而已,真正的大军,还在路上。所以,与韩猛战成平手,亦是在情理当中。
天明之后,太史慈就在藏兵谷等着自己的大军赶到,同时,与田丰等谋士商议一下,如何夺取黑山全境的问题。
对于太史慈来说,他认为,就在黑山地区,大量消灭袁绍军的有生力量,是为他们今后收复整个冀州减轻负担的最好时机。
大家都早已经知道,现在的袁绍军,在黑山地区当中,还有着十数万人,这是不数袁绍再派来的援军。而那十数万人马,分别被袁绍分派镇守着黑山至并州的众多山道关隘。现在,他们已经夺得了黑山,那是否可以如杨凤一样,将那些山道关隘当中的袁军再一一消灭呢?
当然,前提是要尽快击败藏兵谷外的袁绍援军,如果太史慈的军马被这支袁绍的援军牵制在这里的话,那就会给另外的那些山道关隘的袁军时间,白白的看着他们撤走。
还好,孟丁等人送来情报,事实在新汉军的军马当中,亦有不少当初追随刘易攻打黑山之时的老兵,他们都知道,有一条秘道可以潜进藏兵谷,那么,自然也可以从那秘道潜出去。
太史慈获得了这个情报,他马上命人组织起一军,悄悄的从那秘道离开藏兵谷,潜伏到了袁绍援军的军营后面。
第二天,太史慈率大军列阵,摆出与韩猛这十万大军决战的架势。
韩猛不知道太史慈另有安排,他亦不甘示弱的率军出营,与新汉军在藏兵谷与对阵,准备大战一场。
实际上,两军正面交战,这个世上怕还真的找不到还是新汉军敌手的军队。
如果不是为了不必要的伤亡,太史慈可直接列阵与袁绍援军决战,用不着再派伏军。但是,太史慈担心韩猛见自己的新汉军势大不敢与战,所以,才要另派伏兵,自己亦不敢大军尽出,只是派出了四、五万人马而已。
但是,有四五万人马已经足够了。
韩猛可能武功大进,所以,锐气正盛,他居然还真的敢列阵与新汉军交战,大军欲全军压上,强行击败太史慈的这支军马。
结果可想而知,当初董卓的十万骑兵,一齐向新汉军冲锋,都未能冲近新汉军的军阵。韩猛的军马,向新汉军大阵冲锋之后,却反被新汉军的弓箭大阵压制,然后,太史慈亲率骑兵从两冀杀出,直接杀得韩猛军大败。跟着,伏兵从韩猛军的大营背后杀出,杀得韩猛连军营都不敢再进,率着残部仓皇逃窜。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www.2yq.org)三国小兵之霸途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