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主和投降派,他却认为不太可能的。首先,汉军方面不可能会跟他谈判言和,这个没有什么和不和可言的,要不,就是直接投降,要不,就是被消灭,就是这么的简单。
如果汉军西进,是为了和,那么他们也不会远涉万里杀到这里来了。完全可以派出一些使者来谈啊。
而讲到投降,对他这全一国帝皇而言,其实与被俘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但是,那些一般的臣属,如果能够主动投降,最后的待遇可能就会有所不同。所以,现在他也要提防那些投降派,要防止他们在汉军的压力之下主动投降。
而死守派,却并非是真正的完全死守的。
死守,到最后却未必是真的会死。这一点,沃洛吉斯五世看得更远。
他有想过,如果他能够将一颗钉子一般,死守住安息帝国帝都。只要能够坚守住一两年甚至更久一些。那么,他就有可能获得一线生机。
还是那句话,他始终都不认为汉军方面能够长时间在此与他僵持下去。
另外,最为主要的,他始终都不会认为别的西方帝国会看着他的安息帝国灭亡。
尤其是罗马帝国。
他相信,不管罗马帝国现在本土的局面是如何的困难。但是他相信罗马帝国皇帝在获知安息帝国灭亡在即,他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因为无论罗马帝国现在的本国之内如何的混乱,都不及来自大汉的威胁那么大。
不仅是罗马帝国,还有那些曾经作乱了安息帝国,已经迁到了幼发拉底河的匈奴人。还有那些现在正在罗马帝国作乱的匈奴人,以及那些哥特人。
沃洛吉斯五世相信,只要不是瞎子,在这个时候,他们都应该看得见,对他们最大的威胁的是谁。
在这个时候,沃洛吉斯五世也已经隐隐的有点明白。总算猜到了匈奴人突然闯入他的安息帝国腹地作乱,让他的帝国政权瓦解的根源。那就是匈奴人受到了大汉帝国的攻杀驱逐,是被汉军赶进了他的安息帝国来的。
再看现在罗马帝国的情况,估计和他安息帝国的情况差不多。
在这个时刻,沃洛吉斯五世却认为,罗马帝国境内的混乱,是可以平息的。
就像自己平息了在自己安息帝国境内作乱的匈奴人一样。直接跟匈奴人谈判,再划出一块地盘给那些失去了家园的匈奴人容身。这样,沃洛吉斯五世才认为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只是,他明白这一点太晚了,等他想到了用这个办法方案去解决匈奴人的问题时,自己的安息帝国的局面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已经乱成了一团。
当然,这么做,却不是最为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关键的最后时刻,沃洛吉斯五世认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他认为,自己安息帝国方面,跟原来的贵霜帝国,还有罗马帝国、匈奴人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或者说是威胁。那就是大汉帝国。
他觉得,其实完全可以再来一次大结盟。由自己的安息帝国、罗马帝国及匈奴人,甚至那些他也只是听说过的什么哥特人。所有西方帝国及势力,全都联合起来。如此,方有可能和大汉帝国对抗。
要不然,全都得死。
但是,沃洛吉斯五世也很明白,他现在其实也等于是一个落难的皇帝,跟当初逃到他的帝都来的贵霜帝国皇帝韦苏提婆的境况差不多,绝对不会比韦苏提婆更好。
这个时候,他就算有什么的想法,有什么的计划,都难以实行了。他就算是马上派人前往跟那些匈奴人,跟罗马帝国人讲什么,他们都未必会理会他。
他也实在是不想看到那些人的白眼。所以,他认为,自己就只能被动式的等着那些人前来联合自己。
只要让那些匈奴人、罗马帝国人等等,感受到了这种灭亡在即的巨大危机,他们才会醒悟。
但前提,是他要守住这安息帝国帝都。要不然,他都被汉军所灭了,那么将来那些什么的帝国势力如何了,其实都与他无关了。
现在,汉军的兵锋,已经兵临城下。
从现在开始,就是他死守帝都的时候了。
也是从现在开始,他也得要采取一点行动了。
他在殿堂之一,发泄过后,慢慢平复了心态。
少有的恢复了一点帝皇的威严,开始主持议事。
主战的那些文臣武将,被他喝斥了一翻,然后勒令他们严防死守,依靠他们的坚城,誓死敌住汉军的进攻。同时,他又警告了一翻那些投降派,下令,从现在开始,谁再议及投降之事,杀无赦。并让那些主战派的军将,监督着那些投降派的人,若发现他们有不利于帝国死守帝都的言行,亦杀无赦。
在这个时期,任何不利于守城的言行,都是挠乱军心的行为,都会被视之为背叛行为,立斩无赦。
如此,震慑住了那些投降派的群臣。
不过,沃洛吉斯五世认为,投降不可以有,但是,派人前往与汉军交涉,跟大汉方面言和,争取有利于安息帝国的利益的事,还是可以做的。如此,起码都可以拖延一点汉军的攻城时间以及攻城的决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