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明寺始建于南朝。
未来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皆曾在此留下墨宝。
但就是这样一处即将登顶辉煌的百年古刹,今日却迎来一场浩劫。
在李昊的强烈要求之下,大明寺封山闭寺两日,以供他与家眷游览。
甚至连寺庙里的小沙弥,也被禁锢在禅房内,以免惊扰贵人。
而这一切在大唐百姓的眼里却是理所当然。
只因大唐上下大多信道,佛门不过是外来的蛮夷教派罢了。
不是一家人,自然不贴心。
“阿弥陀佛!
贫僧承远,见过晋王。”
大明寺门首,承远亲率寺内得道高僧躬身相迎。
李昊揉着小武诩的脑袋,漫不经心的应道:“你我也算老相识,不必如此多礼。”
承远闻言不敢当真,再度施礼道:“大王大驾光临实乃大明寺之幸,贫僧又怎敢怠慢大王。
寺里已备好斋菜茶点,大王旅途劳顿,不如先行入内歇息?”
“茶点就不必了,本王并非来此蹭吃蹭喝。”
李昊微微一笑,直言说道:“实不相瞒,本王素来敬道,只尊太上老祖,对你这等番邦门派并无好感。
本王今日前来也并非与你叙旧,而是想找一人!”
“阿弥陀佛!”
承远宣了一声佛号,方才压下心中怒火。
随即挤出一抹慈善的笑容,抬头问道:“道信犯戒已被大王处斩,敢问大王今日前来想找何人?”
“林家三爷!”
李昊坦然说道。
承远眼中顿时闪过一抹惊讶,皱眉说道:“大王,林雍自数年前入寺带发修行便从未离开大明寺半步,不知大王寻他作甚?”
“呵~
本王找那林雍谈心莫非还得与你事先通报?”
李昊眸光一冷。
承远急忙拜道:“不敢,不敢,贫僧只是有些好奇罢了!”
李昊闻言意味深长的看了承远一眼,方才说道:“城北林家满门被灭,林雍竟还在寺庙里出家不愿还俗。
本王今日来此便是劝他归家,也好为城北林家留下一份血脉传承!”
“阿弥陀佛!”
承远单手施了一礼,神情凝重的说道:“林雍虽未剃度出家,但也算是佛祖座下俗家弟子。
大王怎可强人所难,强令我佛门弟子犯戒!”
“哼!
本王适才分明说了,劝林雍还俗归家,何曾说要强人所难?
承远,你若是再敢刁难,信不信本王一把火点了你这大明寺!
灭绝人伦的邪教,真当本王不敢是吧?!”
“这……
唉~
既然大王执意如此,那便随贫僧来吧。
不过若林雍不愿还俗,还请大王莫要强求。”
“本王并非蛮不讲理之人,快走吧!”
“诺!”
……
承远看出李昊不耐烦,领着他与陈婉莹等人踏入一间小院,便识趣的带着大明寺僧众告辞离去。
李昊则是悄然给了董明月一个眼神,后者顿时开心的一跃而起,眨眼之间便消失在视线之外。
“小郎君,明月妹妹的武艺又长进了不少。
她若是不愿现身相见,怕是唯有宗师方可察觉她的踪迹。”
陈婉莹见状满眼赞许。
李昊点了点头,目光幽深的看向迎面而来之人,莫名的微微一笑。
“大明寺俗家弟子林雍,拜见晋王!”
来人长得五大三粗,身着一身老旧发白僧袍,面容更是粗矿阴狠,毫无半点佛门气度。
李昊见之越发肯定心中猜测,反客为主照顾着林雍在一旁石凳坐下,直言不讳的问道:“本王是该叫你林雍,还是叫你林教主?”
“嗯?!”
林雍闻言眼中猛然闪过一道精光,复又快速散去。
“老夫不知大王此言何意。
老夫数年前便已在大明寺出家,实在不知这教主从何而来。”
“呵呵~
也罢,既然你不愿承认,本王也不强人所难。”
李昊满不在意的摆摆手,自顾自的接着说道:“当初林汐宇得知林家满门遇害,当即便不顾生死欲要与本王拼命。
显然在林氏一门数百口人之中,定有他极为在意之人。
可是数日之后他在千金楼与本王碰面,却再度恢复往日游戏人间之态,浑身上下也无半点哀绝之意。
本王当时便知所谓的灭门惨案,一定会有幸存者。
至少林汐宇极为在意之人,应当是侥幸逃过一劫,只是本王一直不知此人是谁罢了……”
林雍面上不动声色,放在双膝之上的手指却不自觉微微弹动,显然他的内心并不如表面上这般平静。
陈婉莹见此亦是惊讶的捂住小嘴,似乎已然猜到了什么。
可是此事实在太过出人意料,她一时之间尚且无法接受。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林汐宇虽智谋卓绝,但终究有些小儿心性。
若非他酷爱显摆,本王或许也没这么快看出端倪。
不过……”
眼见林雍强装镇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