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李郎
子杳和长亭郡主一同站在船头吹风。
郡主府的夜色很美。
天边月亮洒下银茫,将湖水照得如同一面镜子,水镜里的荷叶还未完全冒头,只有几片比较急的叶子漂浮在水面,舒展着沉睡一年的身躯。
长亭郡主转过头看她,“你为什么帮景陈?”
皇帝多疑,出身皇族的长亭郡主也多疑。
或者也不能说是多疑。
他们生来就是皇族,有着旁人无法比拟的尊贵与荣耀,权力也好钱财也罢,亦或是声名,他们身上值得图谋的东西太多。
哪怕是市井小民,与皇族的郡主搭上关系,可以谋得的都数不胜数。
这个时候,如果回答不好了,救人的恩情没准会成了她的催命符。
长亭郡主不会因为怀疑而杀了她,但头顶悬了把宝剑也不是什么好滋味。
子杳垂着眼睫,没有趁机让郡主还她这个人情,也没有讨要封赏,“还郡主的恩情。”
长亭郡主疑惑,“什么恩情?”
子杳低眉顺眼的模样,轻声说道,“郡主可能不记得了,您救过周砚的性命。”
长亭郡主问,“什么时候?”
子杳说,“很久以前,在我小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小,自己一个人偷偷跑出来玩儿,下河里抓鸭子,结果脚腕被水草绊住了。”
子杳平静地陈述,一点都不像在说自己的生死经历,“那时候我在水里很绝望,是郡主殿下看到了我,让人把我救起。”
长亭郡主说,“你就是那个孩子?”
子杳还来不及回答,褚景陈就插话进来,“母亲,真有此事?”
自然是真有的。
救人不是小事,除非长亭郡主是个心善的人,救人无数,以至于可能不记得她是被救的哪一个,但有没有救过人,又哪能不记得。
只不过,被救的那个人不是她而已。
是当初带着伤,带她逃去郡主府避难的影卫。
长亭郡主也点头。
那影卫被救时不过也才八九岁的年纪,长亭郡主早就忘了她的长相,只记得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女孩,在水里漂着。
她府里的下人把人救下来以后,人就跑了,连个名字也没留,就对着她的方向,重重地磕了几个头。
褚景陈不说话了。
接下来的事,不是子杳应该参与的了。
她向长亭郡主告辞。
长亭郡主却不应。
夜色微凉,风吹得湖波荡漾,长亭郡主又问她,“孙家姑娘,你怎么看?”
子杳只能回答,“孙家姑娘应当是无辜的。”
长亭郡主侧头斜睨着她,头上的流苏被风吹得作响,“她的婢女陷害我,找了个和我儿子七八成像的男人来,还大庭广众之下引人过去,你说她是无辜的?”
子杳眉眼皆垂,“殿下,孙姑娘是太保家的小姐。”
当朝三公家的小姐。
虽然在大昭,三公的名号荣誉更大于手里的权力,但太保怎么说也是两朝老臣。
孙家这位小姐如果真的想做什么,完全不必自己亲自出手。
“她大可不必脏了自己的手,引来一身腥。”
太保家也完全用不着牺牲一个女儿,用将所有的矛头都引向孙家这样大的代价,来诬陷当朝郡主。
郡主又问,“那你觉得谁有问题?”
子杳答道,“那就要问她的婢女了。”
与这件事有关的一共只有两人,除了孙家小姐,另外有问题的就是她那婢女了。
“好。”郡主笑,拍了拍手掌,涂着红蔻的指甲在夜色里也华贵依然。
她回头对褚景陈说,“去看看。”
褚景陈撑起船桨,向岸边划去。
下了船,郡主问子杳,“你是想先去看孙小姐,还是去看看那个婢女?”
子杳并不想掺和进去,也并不想去见那位孙家的小姐,低着头道,“全凭郡主做主。”
郡主勾唇一笑,“那就先去会会这位孙家的小姐吧。”—
子杳换好了衣裳,脸上带着面巾,头发也梳成婢女的模样,跟在长亭郡主身后。
进门的时候,褚景陈替她开了门,他一路话虽不多,但倒是可见君子风范,子杳颔首,“多谢褚大公子。”
褚景陈点头,没说话。
进了门,孙家小姐正坐在床上,抱着被子躲在床角,对守床的婢女说,“你们是什么人?这是什么地方?”
她满脸的色厉内荏,“你们知道本小姐是谁吗?还不赶快把我放了?小心我爹带人抄了你的家!”
“啪——啪——啪——”
长亭郡主拍着手掌慢悠悠走进来,“孙小姐好大的威风,在我的郡主府里撒野。怎么,孙小姐还想让太保大人带兵来抄了我的郡主府不成?”
她一袭红裙曳地,头上珠钗环佩作响,声音转向严厉,“孙小姐为什么会在这里,自己不知道吗?”
孙小姐一下子呆住了。
她直勾勾地盯着长亭郡主,而后忽然从床上跌下来,“郡主!”
长亭郡主看着跪在地上的女孩儿,面无表情,俯视着她,“孙小姐,我自认没有得罪过太保的人,也没有与孙小姐有过冤仇,你何必来我的府上胡闹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