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从原料到销售的四五个工厂商行合并,变成了一家公司,就只需要缴纳一次交易税就行了。
税率直接降低到了百分之十,中间增加的价值全都变成了公司的利润。
于是垄断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时代也就随之到来了……
增值税就是来解决重复收税的问题,同时延缓行业厂商上下游合并的趋势的。
只对物品价值增加的部分收税。
商行采购价格两百银钞,销售出去的时候卖三百银钞,那就只对增加的一百银钞收税。
不对商品价值重复收税,让产业链上下游的厂商就算是不主动合并,也同样不会被多次征税了。
同时鼓励薄利多销的形式,因为经销商加价越少,最终交税也越少。
如果增值税率定为百分之十,那最终顾客支付的增值税就不会超过总价的百分之十。
增值税的理论,相比原始的交易税而言,是非常先进和现代化的税制。
主要难点在于如何实施。
所以要有管理机构和随着交易流转的票据。
商行将上家给自己的发票副联,与自己开给下家的发票的上联,一起交给税务机构查阅。
两张发票的价格相减的数字,就是商行自己加价了的部分。
商行只对这部分数字交税。
增值税的设想,最初由商业化最繁荣的美利坚的学者,在一战后的时候提出来。
德意志人完善了其理论,最终由法国人在二战后最先实施。
之后欧罗巴的大部分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大多数国家,都逐步用增值税取代了消费税。
反而是美利坚人用不了增值税制度……
因为增值税要求整个国家的厂商之间有统一的管理机构。
相互之间的票据和数据要能够互相印证。
美利坚联邦朝廷没有权力要求各州执行统一的制度。
甚至于,联邦各州也没有权力,要求下层的各县采用相同制度。
只能继续在交易税的基础上,不断的打各种各样的补丁。
利用附加条件免除可能会重复征收的部分。
有些东西在有些地方不收交易税。
比如未经加工的蔬菜,可能被视为餐饮公司的生产原料,所以不收交易税。
准备在餐饮公司把成品卖给顾客的时候收税。
有些东西价值超过一定数额就不收税。
比如黄金价值超过一千五百美元就不收交易税,就是将超过一百五十美元以上的黄金视为工业原料了。
这些规定的初衷或者说理由,是为了免除厂商购买原料时重复交税。
但是实际上却形成了大量的避税漏洞。
美利坚的普通人家庭,甚至都需要聘请专门的金融公司,为自己核算应交税额。
美利坚的金融和法律从业人员都是高收入的精英群体。
只有他们才能玩得转美利坚那复杂到宛如屎山代码的法律和税收制度。
进而从中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雇主避税。
美利坚的税务机构过于强大,正是因为他们的税收制度落后。
所以不得不依靠更多的人力去个性化执行。
增值税虽然先进,但是朝廷不会拒绝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收取更多的税金。
所以欧罗巴的主要国家,在用增值税取代消费税的时候,很多都理所当然的采用了交易税的最终税率。
大部分都在百分之二十左右。
英国20%,德国19%,法国20%,意大利22%,西班牙21%。
大明现在也是这么干的。
大明以前的交易税就是百分之十,现在的增值税也就被定成了百分之二十。
朱迪镧作为皇子,对税收的事情了解笔记多,也稍微有一点点敏感:
“这个消费税既然改成增值税了,税率为什么是原有消费税的百分之十?
“按理说增值税的数额,应该看上去比消费税高一倍,才能实际上相当……”
技术员笑着说:
“其实就是百分之二十,但是计算机产业目前还是朝廷扶持项目,所以增值税减半征收。
“其他行业启用的话,可能会有很多直接收百分之二十的了……”
朱迪镧再度恍然,然后稍微有点好奇的追问:
“在买东西的客户看来,买东西的单据上的税款比例直接翻倍了,达到物品价格的百分之二十。
“他们会不会很难以接受……”
技术员想了想说:
“看这个肯定很难受,但是看总价就是了。
“百分之二十的增值税,与百分之十的交易税相差不大。
“所以最终的产品价格应该不会上涨的,顾客花的钱的总数是不会变的。
“但是有减免征收待遇的行业就会感觉东西便宜了。”
朱迪镧顿时就笑呵呵的说:
“我没觉得计算机便宜了啊……”
技术员有些尴尬的说:
“计算机产业铺开之后,就基本是按照增值税再收了,公子没有感觉也正常……”
朱迪镧笑了笑,让技术员给自己装机,自己跟着徐文艳去不远处的柜台付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