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公主、刘顾氏和顾家两个儿媳金氏韦氏都坐在一旁,听刘夫人巴拉巴拉的说个不停。
刘顾氏对付昔时笑了一下。
有刘夫人在一点不冷场,她从头说到尾,把顾家的媳妇挨个儿夸了一遍,又夸了刘顾氏,句句都是好话,而且都是自然而然的很朴实的话。
付昔时知道这个刘夫人不简单,别看她跟乡下人似的,真要是个普通的乡下老婆子,刘家绝对不会让她跟着儿子来应天府。
好歹也是个千户夫人,来到这人精子扎堆的地方,没点头脑敢放出来吗?
在前院说完话,付昔时又和大公主去了她的院里。
她说了丈夫家的祖母和外祖母要为医学堂和女子学堂尽点心,做点被褥。
大公主道了谢,女子学堂虽然最早是大公主挑起来调起来筹款建起来,后期资金上,她们一些诰命夫人也都在支持。但是学堂里的管理事务,她们不参与,只是挂个名然后出银子。
大公主也不想参与,她一门心思只想抚养女儿,盼着再怀一胎。
过了年三月,女儿就要两岁,她想着要是这会儿怀了,大的跟小的相差三岁正好。
大公主这个年龄再过几年不怀,那就很难怀上了。而且她想着就巧姐儿一个人太孤单,不管再生儿子闺女,巧姐儿也有个亲姐妹。
她是一直认为沾了表妹的光,才生了巧姐儿,所以又想问表妹这件事。
付昔时听了之后,没法回答。她又不是送子娘娘,也不是妇科大夫,别人生孩子的事不归她管呀。
她试探的说了一句:“表姐,要不要多找几个大夫看一看?”
因为之前的印象,这个表姐性格比较喜怒无常,所以说话要谨慎。
大公主说道:“太医看过了,我也看过几家医馆,都说我身子没毛病。驸马身子肯定也没毛病,不然也不会生了巧姐儿。”
付昔时很想说,那就是缘份没到,但是知道这个表姐年龄大了再等缘份,那就是高龄盼生女,盼生孩子的女人。
越高龄越急躁啊,不能说这个话。
付昔时一下想起来那年去辽东的时候,路上遇到的彭婆,平阳县离这也不算太远。
当初住在平阳县的五天,天天都是彭婆过来伺候她,给她说了好多女子身体方面的事。
彭博说她的医术是祖传的,跟她婆婆学的,她也在带她的儿媳妇。
付昔时觉得彭婆的医术非常适合女子,她给女人看诊的特别多,有各种医例。彭婆那会儿也说过,她也给一些大户人家的太太看过这诊。
于是付昔时给大公主说了。
大公主听了之后很感兴趣,仔细问地址,付昔时说道:“我也不知道那个彭婆住哪里,当初我是住在客栈,客栈老板娘给我找的。表姐我得先说一句,这个彭婆只是一个乡下的比稳婆高级一点的女大夫,她没有开医馆,算不上女大夫。通常都是别人介绍去找她,是个土郎中。”
大公主说道:“我知道,我们以前在乡下的时候也有这样的郎中。有的时候大夫看不好的病,找他们反而看好了。我派人去接她过来。正好找太医和她交流交流,女子学堂那块或许用得上。”
付昔时赶紧说道:“我听那个彭婆说过她这个是祖传的,她从来不开方子,因为就靠方子吃饭。”
大公主点了一下头说道:“不会强迫她,会尊重她的意见。她要是肯教,学堂付银子。她家里要是有男孩女孩想来学堂读书,到时候也可以。守在乡下守着个方子,永远出不了头。到医学堂学好了以后,回到他们县城,那就是堂堂正正的大夫。靠自己本事没准能够进到太医院,何必待在乡下当土郎中?”
付昔时一想也是,以前是没机会,只能守着方子谋生,空有本事没法出头,谁不想光宗耀祖?谋生是一回事,更加的想让子孙兴旺。方子可以不卖,教人医术多高大上?
反正她把该说的都说了,只是希望大公主到时候不要为难他彭婆就行。
大公主叫付昔时进来也是问这个事,知道有个彭婆又充满希望。
非常感谢表妹,又拿出一个小木盒说道:“这个给你们家阿金带回去。”
付昔时接过来谢了,告辞回家。
刘顾氏金氏送他出门,刘顾氏抱歉道:“我婆婆说话……但是她人很好。”
付昔时笑眯眯道:“我挺喜欢刘夫人,我也是直来直去的性子,见到刘夫人很亲切。大姐哪天带你婆婆去我店里吃饭,我请客。”
刘顾氏说到:“好啊好啊,把你婆家的祖母外祖母婆婆都带上,一起认识认识。”
付昔时点头答应了,心里想,如果胖婆婆和刘顾氏的黑塔婆婆两人打起来,你说谁能打过谁?
估计胖婆婆不是人家的对手。胖婆婆只是胖,刘顾氏的婆婆那是壮。难怪她儿子也长得高高壮壮。
胖婆婆生的豆渣,付昔时刚嫁给他的时候,他像豆芽菜似的。
这会只能算得上是清秀,不过豆渣是随了豆老爹,也幸亏随了豆老爹,要是随了胖婆婆,那肯定是一个又胖又猥琐的油腻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