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灰前面开发的几款游戏在全球范围内的爆火,让林灰在手游领域有很大的名气。
名气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真实存在。
名气带来的是号召力,在强大的号召力之下。
林灰复刻的《Hill Climb Racing》这款游戏几乎不用去经历前世《Hill Climb Racing》那个口碑慢慢发酵的过程。
事实上,在名气的号召下,即便林灰现在出一款极烂的游戏。
估计也会有有不少玩家去尝试。
更何况《Hill Climb Racing》这款游戏是一款有着丰富的内涵的经典游戏。
林灰相信玩家群体们能够慧眼如炬发现这款游戏的价值。
除却拥有巨大的名气之外,林灰还拥有一个小优势。
就是林灰在平台获得的分成要更高。
前世《Hill Climb Racing》这款游戏刚刚登陆平台的时候分成是70%,而林灰现在却直接拥有85%起步的分成。
尽管分成区别仅仅相差15%,但对于一个以亿为单位衡量收入的游戏,哪怕是1个百分点影响都将会不小。
除却林灰自身的因素之外。
市场方面的因素对于林灰也是极其有利。
林灰此时推出的《Hill Climb Racing》这款游戏是极其占便宜的。
因为无论是从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来看。
林灰上线的《Hill Climb Racing》这款游戏都不会有对手竞争。
这并不是林灰在信口开河。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林灰之所以能够得出这样的论调肯定是经过充分调查的。
从此时国内市场来看,此时的国内手游行业虽然不能说是一片蓝海。
但林灰想在这里面有所作为一样如入无人之境。
之前林灰几款小游戏在国内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林灰多么多么无敌,而是对手实在太菜。
2013年,借着移动互联的东风。
我国移动游戏实际销售收入爆发式增长了两倍之多,用户规模增长近2.5倍。
国内资本市场也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开始对手游在手游上发力。
虽然这些厂商都在发力,但是他们发力的方向却比较奇怪。
现在国内的主要手游开发商一门心思都放在端/页游改手游上。
而国内端/页游改手游这个趋势也不是今年才刚刚开始。
大概从12年一些页游相继推出移动版本开始。
国内的手游开发商就开始疯狂搞端/页游改手游。
表面上看端/页游改手游是跟风。
实质上还是这些人思维太僵化,在用做电脑的思维做手机。
觉得把电脑上搞得那一套照搬到手机上就能成功。
真的能这样吗?林灰觉得这些人真是图样图森破。
但林灰并没有去提醒他们的义务。
而且林灰先前几款游戏的成功已经是表明他们那种思维是过时的了。
但这些人不撞南墙不回头……
同行是冤家,由着他们去吧。
说完国内的情况,再说国外的情况。
国外虽然前几年就注意到休闲游戏的价值。
但近几年,国外游戏的关注点早已转移到了别的方向。
此时国外主要的游戏开发商基本都在致力于IP改的手游,而不注重一般休闲游戏。
之前林灰几款游戏的成功,在歪果仁眼中只是复古游戏的胜利。
并不怎么看好这种趋势。
老实说通过IP来涉足游戏确实有先天优势。
在涉及到IP游戏的整个游戏产业链中:
(IP)→游戏研发商→游戏发行商→游戏渠道商→游戏用户
IP几乎是站在产业链尽头的了,基本是坐着赚钱的。
(尽管是坐着赚钱的,但却不是全链条赚钱最多的)
在这个链条中IP所有方做的事情并不多。
只要将其所拥有的文学、影视、动漫、热门游戏等的角色、图像、文字、情节等素材授权给游戏研发商用于游戏的研发即可。
对于游戏研发商而言IP的价值在于自带流量,且用户忠诚度更高,较普通流量更容易变现;
同时IP有现成的世界观、人设和美术风格,无需再教育用户。
IP无疑是涉足游戏领域一个不错的着力点。
林灰想在游戏领域涉足更深的话。
以后或多或少都要涉足一些跟IP有关的事物。
但这也是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外国主流游戏开发商人不太注重休闲游戏开发对林灰是很有利的。
而至于一些开发休闲游戏的散兵游勇。
并不能对现在拥有声望+平台双重支持的林灰构成什么威胁。
总之,综合来看国内国外的市场形势对林灰都是极其有利的。
林灰相信《Hill Climb Racing》这款游戏会收获到巨大的成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