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了,他们居然要上京,如此看来,肯定是有大动作了。
王守元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了。
成为了两江巡查使后,居然能够带领所有的江南士族。
此刻魏云弈心中欣喜,非常期待士族在入京后,动用各种手段,向朝廷施压,如此,就会使得朝局动荡,气运衰弱。
且更重要的是,这个局面,还没有威胁到百姓。
好,很不错!
不过这种心情,面对瑛贵妃,肯定是不能表露出来的,所以他顿了顿,开口道:“不用,士族要闹,就让他们闹吧,出不了什么事情的。”
“再说,此事朕已经完全交给了宋公文,他是变法的主导人,就让他自己去处理的。”
开玩笑,
上次老丈人为何能变法成功?
还不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得到了李芳的名单?
加上王守元官位太低,根本就无力对抗。
但如今呢?
现在是整个士族啊,若是闹起来,以老丈人的手段能处理好吗?
魏云弈不相信,这一次对方还能遇到上一次那样的好事。
“是...陛下。”
赵灵瑛闻言,本想着开口,但终究没说什么。
变法之事想要成功,除了手下之人能力强之外,就是取决于皇帝的态度。
她有些奇怪,明明陛下上一次对于龙阳府试点,给予宋公文大力支持,可这一次,怎么就选择什么都不做呢?
还任由士族闹起来?
难道,是陛下不想让变法成功吗?
可这不应该啊。
所以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陛下还有后手。
毕竟,士族若是闹起来,那可不是什么小事啊,非常麻烦,且很难平息,会对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她觉得,陛下肯定还有别的打算。
自己现在能做的,就是相信陛下。
“对了。”
“辽镇那边有什么消息来吗?”
这时候,魏云弈又突然想起了小舅子。
自从上次后。
到现在已经过了好几天。
看时间,最新的消息也应该传来了。
也是他现在最为关心的,如今大战有没有开启。
“正想跟陛下说这个事情呢。”赵灵瑛闻言,神色再一次郑重了起来,继续道:“辽镇传来消息,高阳国如今的大军,已经集结到了二十三万之多,而我方也在下令备战,只是...小国舅爷自从上次下令之后,人就不见了。”
不见了?
闻言,魏云弈顿时一惊,当即道:“怎么个不见法?”
“辽镇那边说也不清楚。”赵灵瑛拿出一本奏折,道:“只是知道,小国舅带着手下训练的八百精兵,在备战的那一日,连夜渡过了绿江,可之后,再也没有消息传来了。”
在她的想法中,带着八百人渡江,应该是想要奇袭。
可问题就是,高阳国宣城那一方,根本就没有任何异常。
这小国舅爷能带着八百人去哪里呢?
而此时。
魏云弈也站起身来,眉头紧皱。
白天下令备战,晚上就带着人离开了,而且至今都没有传来消息。
这情况,有些不太妙啊。
毕竟。
对方的手下,只有八百人而已,能做的事情太少了。
“胡闹!那些副将干什么吃的,怎么不阻止他?”此刻,他心中莫名的有些慌,毕竟宋鸿志是自己选的人,本来期望着对方,能安心地呆在辽镇,与高阳国大军隔江对峙。
然后进入拉扯的局面,以此来消耗王朝气运。
可现在。
小舅子突然就带着人不见了...
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怎么向皇后交代?
“陛下,臣妾知道您在担心小国舅爷,不过也无需太过于着急。”赵灵瑛当即开口道:“首先,高阳国在宣城集结了二十三万大军,想必内部已经极为空虚,只要小国舅在这时候不妄动,与他们短兵相接,肯定是不会有危险的。”
“还有,据辽镇传来的消息,就是他手底下的八百人,都是历经百战的精兵,有十足的经验。”
“再者,高阳国那一方也并不知道,小国舅爷已经渡江的消息。”
八百人,对于一场大战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但那些人都是精兵,个个都经验丰富。
只要不陷入被包围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逃离的。
而现在,从辽镇传来的消息,高阳国对此并不知情,显然也不可能派兵包围了。
因为他们大部分的兵力,全部都放在了宣城。
“爱妃所言,朕自然清楚。”
魏云弈思索了一下,道:“只是小国舅此人,想法千奇百怪,谁都不知道他会带着八百人去哪里,万一深入敌后被发现,那可就危险了啊。”
“陛下也是说被发现,可现在,小国舅爷还不是没被发现吗?”
赵灵瑛道:“他手底下带着是八百精兵,且都是骑兵,都有武道修为在身,来去如风,即便被发现了,肯定也能在短时间内逃离,所以臣妾觉得,陛下还是无需操心的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