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白衣门许多高层,已经在暗中调查雨公公的身份了,似乎查出了些什么。”
旁边,小李子恭敬道:“公公,反正白衣门的那些高层,全部都是十恶不赦之辈,触犯朝廷法度,杀了也就杀了,我倒觉得没什么。”
这段时间以来,东厂从白衣门得到的消息有很多,甚至于眼线都深入了其中。
他觉得,白衣门已经没多少利用价值了,让雨公公出手,斩杀高层,也不会影响什么。
只是王瑾却在此时摇了摇头,道:“全部杀掉,固然解恨,为朝廷除恶,但你要知道,白衣门建立了上百年的时间,在各地的势力根深蒂固,若直接将高层除掉,很容易造成问题。”
“就比如,一但群龙无首,势必会出现争斗,还有就是,没有高层统一调配,白衣门就会分裂成多股势力,这样一来,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地方的治安。”
“所以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消灭白衣门,而是想办法,接管白衣门的权力,由朝廷掌控。”
当了这么久的东厂厂公,他自然清楚,一但白衣门分裂成多股势力,就不好掌控了。
有高层控制,或许还会收敛一点,毕竟能入白衣门的,都是亡命之徒。
对这些人,可没什么道理可讲。
杀的时候很痛快,但处理起来,也有各种麻烦。
“那公公您想要怎么做?”小李子有些不解,但觉得说的对。
“传信给师兄,让他暂时不要出手,我东厂的势力,已经初步融入白衣门当中,而接下来,我会加快动作,以便控制各地的白衣门分舵,等时机差不多成熟了,我也会亲自走一趟总舵。”
“总而言之,白衣门的高层可以杀,但要讲究方法,最好是将这股势力,完全为朝廷控制。”
“这样,便能够进一步掌控江湖势力,这对于朝廷来说,才是最紧迫的。”
王瑾从了解到白衣门之后,就想通过这股势力,掌控江湖。
如此,便不会发生侠以武犯禁、有损朝廷颜面的事情。
现在陛下解决内忧外患,大魏国力蒸蒸日上,王瑾绝不会允许东厂拖朝廷的后腿。
尤其自己如今的地位,都是陛下赐予的,自然要想尽一切办法,辅左陛下。
“是,我明白了。”小李子点了点头,知道该怎么做。
见此,王瑾也没多说什么。
他知道,现在可能是陛下治理朝政的关键时候了。
南境北境之战都结束了,沿海水师战力增强,西南边境也再无危机,各项举措都已经做完,或许接下来,陛下还有大动作呢,所以自己一定要做好方方面面的事情。
至于另外的,王瑾不去管,也不会去理会。
...
这一日,京师东城门外。
一队队御前侍卫排开,列队站在两边,神情肃穆。
身后,还有京师驻军手持大魏战旗,看起来威严深重。
而在城门口,太傅张正明,当朝国丈宋公文,率领着一众官员,在外等候。
上一次他们来城门,还是魏云弈班师回朝的时候,只不过阵仗更大些。
当然,能够让现在大魏朝廷最位高权重的两位大臣亲自迎接,这番阵仗,除一国之君外,就没有其他人了。而二人率领众臣来此,自然是新任天度君主,阿沁三世。
“太傅,宋大人,时间差不多了,应该快到了。”此时,礼部尚书看了看时间,走向前道。
作为礼部尚书,这迎接天度君主的各项事宜,都是他具体安排的。
且和阿沁三世一起来的,还有隶属于礼部的鸿胪寺少卿,本朝第一位状元,陈玄策。
现在的一切布置,也正是陈玄策和礼部尚书通过书信商定的。
“一国之君来我大魏,上一次,还是在太祖高皇帝时期吧?”此时,宋公文面带笑意道。
“不,宋大人你错了,上一次,就在前几个月呢。”但一旁的兵部尚书林远松,却走出来道:“你忘了高阳王?也勉强算得上是一国之君吧?”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笑了,其实真要算的话,高阳王真是。
不过,现在不交高阳王了,而是高阳公。
对方如今就住在京师。
一直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显然是害怕被朝廷清算。
但在这些大臣们看来,这样大可不必,高阳都被灭了,一个无实权的高阳公,完全算不上威胁,再过几十年,高阳完全承认朝廷,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当然,众人也没在这方面继续思考下去,而是看向远方等待。
这时候,一名士卒从远处骑马,来到近前跪下,道:“回禀各位大人,天度国的车队到了。”
果然,他话音刚刚落下,便见到不远处,一支庞大的车队缓缓驶来,从为首那些人的衣着和样貌来看,确实是天度人。
随即,张正明带着几名内阁大学士走向前迎接。
很快,天度君主的马车来到近前。
先下来的,正是鸿胪寺少卿陈玄策,他先是环视了一周,感叹总算回来了,然后微微躬身道:“天度陛下,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