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副将跟随赵继光多年,因为用的很顺手,所以就直接调了过来。
而他也憋着一股气,要洗刷当年在镇北关的耻辱。
当然,赵继光没有将此放在心上。
毕竟已经过去了。
不过他毕竟作为镇北大将军多年,询问道:“最近北境如何了。”
“北境?”副将思索了一下:“自从上一次草原大军退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大战,据说朝廷还派了一个户部侍郎,在进行什么边关互市,起初没什么反应,但最后却弄成功了,燕地都大举支持!”
“燕地?”
此话一出,让赵继光微微眯起眼睛。
“对,是燕地,因为那个户部侍郎,是燕地孙家之主的儿子。”
“一开始弄互市的时候,没有什么人原因配合,不过燕王大手一挥,让燕地商人配合,所以进展很快。”
副将之所以能得到消息,自然是因为他在燕地,也有同僚好友,互写书信时得知的。
“燕王配合孙家之主的儿子吗?”
这样一想,赵继光觉得那就正常了,怎么说也是自家舅舅嘛。
“不过将军,这燕王和朝廷官员搅在了一起,而那朝廷官员,还是孙家之人,会不会有事啊?”
副将想到了另一件事情,继续道:“据说燕王已经将燕地的势力全部铲平了,说一不二,还开办了书院和扩充了马场,万一...”
说到这里,他不敢再多言了,毕竟牵扯太大了,若被外人听了去,麻烦可就大了。
“不妨事。”赵继光却摇了摇头,说道:“燕王就算有这心,也没这实力。”
“如今我大魏四海升平,国力强大,陛下更是大权在握,朝廷大臣万众一心,国力鼎盛,他燕王就算再厉害,难道能够以区区一个燕地,来抗衡整个大魏?”
“再说,现在父亲手中的兵符,陛下都还未收走,显然是考虑到了燕王,而且,还有东北方向的高阳都护府。”
“虽然这距离有些远,但那位冠军侯,最厉害的就是出其不意,燕王不是对手的。”
“所以,只要有陛下在一日,燕地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此话。
让副将点了点头,认为确实是如此。
旋即,二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开始商量一些其他的事情。
毕竟现在,他们最重要的,就是对付大倭和元三太子的随时袭击。
至于其他的,自有朝廷和陛下,根本不用理会。
...
与此同时,远在燕地。
自从燕王铲平手下那些不服的势力后。
他对于封地内的掌控力,就增强了非常之多。
加上孙家鼎力支持,做什么都得心应手,无论是开办书院,让燕地人学习中原经义,还是扩充马场,都很快推行了下去。
而且,燕王还学着朝廷一样,着手进行摊丁入亩变法,当然,他的手段并不强势。
毕竟在燕地,豪门大族很多,虽然孙家不靠这个,可刚刚抚平了手下势力。
如果直接开始折腾的话,很容易导致不可预祝的后果。
燕王非常清楚。
自己可比不了那位皇兄。
手中握有百万大军,还有贤臣辅左。
当然,他知道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而已,朝廷之所以能变法成功。
那还是因为那位皇兄的雷霆手段。
而且近些日子所发生的事情。
也让燕王,对于那皇兄愈发的敬佩起来。
变法、灭高阳、退草原、平百越,这每一件事情,都震撼了他的心。
因为燕王认为,若换做自己,肯定做不到,实在太难了,可对方,却能在一年之内,将所有事情都做完,做好。
果然,先帝还是有眼光的,从这方面看,自己管理一个小小的燕地,都要瞻前顾后。
对比起来,确实差了很多,皇兄,比他更适合当一位皇帝。
而皇兄,会成为真正的千古一帝!
燕王认为。
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辅左对方,毕竟为社稷尽心,也是他心中所期望的!
而他之所以扩充马场,就是为了给朝廷提供更为强大的战马,同时内心中也想将燕地的力量组织起来,草原的南侵,虽然暂时平定了,可早晚有一日会卷土袭来。
燕王觉得,作为皇室子弟,作为皇兄唯一的弟弟,自己必须要担起守卫国门的责任!
至于开办书院,也是为了让燕地和中原地区更好的交流。
历代先帝,一直都将燕地视为心病。
他这样做。
就是解决这块心病,让大魏,在真正意义上统一!
虽然这些事情,或多或少,让朝廷那些官员们有意见,但好在,皇兄似乎对此并不关心,连旨意都不曾下,表现了对自己全心全意的信任。
还是当初母后说得对啊,皇兄是一个宽厚的人,自己以前是误解了。
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弥补曾经的亏欠。
当然。
这种话,燕王并没有对任何人多说。
他认为只要做好就行,至于是不是说出来,根本没必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