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瑶微微一怔,心底略生诧异,待得思量片刻,便也不再多想,仅道:“便是国师为大旭所做之事极多,但皇傅你对大旭的功劳,也是不可免。”
说着,神色微动,沉默片刻,继续道:“你本为许家家主,富可敌国,若本宫赏你金银,想来对你而言也非好处。如此,你且与本宫说说,你想要何等赏赐,若本宫能为你办到的话,自会应你之求。”
许儒亦眉头微微一皱,落在凤瑶面上的目光也深了几许,并未言话。
二人缄默了下来,气氛无声压抑。
凤瑶默了片刻,低沉而道:“皇傅若有话,直说便是。”
这话一出,许儒亦终是稍稍敛神一番,平缓无奈的道:“微臣做这些,并非是为了赏赐。而是,微臣乃大旭之人,为国出力本是应该,再者,长公主本是看重微臣,微臣无论如何,自也不能辜负长公主提拔之心,更不能让长公主失望。是以,这些日子微臣所做之事,本是应该,长公主无需对微臣赏赐什么,也无需,太过见外。”
冗长的一席话,他却说得极为认真。
似是生怕凤瑶会以为他如此拼力为大旭效力是为了所谓的赏赐。他面色也幽远磅礴,一股股复杂无奈之色在面上久久交织,松懈不得。
凤瑶抬眸,深眼朝他凝了片刻,全然将他的所有反应收于眼底,而后,她便故作自然的将目光从他面上挪开,低声道:“本宫知皇傅之意。只是这赏赐,本宫也并非是要真正与你客气或是见外,而是,仅是想赏赐你,应你一个愿罢了。是以,你若想要什么,你尽管与本宫说,本宫定会竭尽全力为你办到。”
这话一出,许儒亦不说话了。
凤瑶也不着急,稍稍抬手,饮了一口桌上已是凉透的茶。
许儒亦眉头越发而皱,稍稍伸手,拎起茶壶为凤瑶茶盏中掺了热水,待放下茶壶后,他才平缓幽远的道:“微臣,不要赏赐。”
凤瑶眼角一挑,他则按捺心神一番,朝凤瑶微微一笑,温润平缓的继续道:“为国效力是微臣本分,不该求任何赏赐,也望长公主莫要再多言。”
眼见他如此坚持,凤瑶心生叹息,终还是妥协。
“既是如此,本宫便不再多说。只是,日后你若有想求之物了,也只管告知本宫便是。此番这话,一直有效,皇傅何时想让本宫对你兑现这话了,随时都可与本宫言道。”
凤瑶也下意识放缓了嗓音,低声而道。
许儒亦勾唇笑笑,点点头,“如此,微臣便先谢过长公主了。”
凤瑶缓缓点头,身子也坐得乏了,不由稍稍挪了挪身子,换了个姿势而坐。许儒亦凝她两眼,倒也极有眼力劲,当即恭敬缓道:“夜色已深,微臣便不叨扰长公主了,望长公主早些休息。”
“如此也好。这些日子一路行车,倒也着实不曾休息好。只是,如今夜色的确已深,皇傅尚可在宫中休息,不必再奔波出宫了。”
凤瑶缓道。
许儒亦微微一怔,面上的释然与欣慰之色逐渐而起,却待沉默片刻后,他终还是道:“如此略微不妥,毕竟,微臣终是男儿,上次在长公主偏殿休息一宿本是不该,而今这次,还是不在宫中歇息了,免得给长公主惹出风言。”
说着,他稍稍伸手入袖,从袖中掏出了一物朝凤瑶递来,那俊美温雅的面容,竟突然漫出了几许极为难得的羞赧与紧张。
“这是?”凤瑶垂眸朝他手中的锦盒一扫,低沉而问。
他神色微紧,这才缓道:“前些日子长公主在大周受了苦,且各地也盛传长公主葬身在大周楚王宫的火海里,家母知晓后,极是伤心,只道长公主巾帼之女,何能亡在别国。后微臣得知长公主并未亡,便将此等大好消息告知家母,家母心喜而泣,特意不顾体弱多病入得护国寺为长公主求了道平安符,今日家母得知长公主即将入城,便将这平安符塞给微臣,硬是要微臣亲手交给长公主。”
大抵是心有紧张,是以他在说这席话时,语气都稍稍发紧,略微不自然。
凤瑶微微而怔,着实不知许儒亦的娘亲竟还会为她求得平安符。说来,她与许儒亦的母亲也仅见过一面罢了,且还是在当日花灯节的画舫上匆匆见过,并未太过接触,只是仅是一面,便也知许儒亦的娘亲极是温和慈祥,而那般老人亲自去求来的平安符,无论出于何意,她都不忍心拒绝才是。
凤瑶沉默片刻,终是伸了手,接过了许儒亦手中的锦盒。
瞬时,许儒亦微微松了口气,凤瑶则抬手将锦盒盖子打开,则见锦盒之中,鲜黄蹭亮的黄绸打底,而绸布上,一只大红且还绘着金黄符纹的平安符静静而躺。
她心底蓦的软了一下,按捺心神,低沉道:“多谢了。望皇傅到时候抽空在你娘亲面前替本宫道句谢。”
许儒亦点点头,随即也不再耽搁,这才开始起身离开,则待他全然踏出殿门后,他便缓缓转身过来抬手合门,而待殿门微微合了半许,他突然顿住了手中的动作,那双漆黑温润的瞳孔,极是认真的朝凤瑶锁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