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郑得山过去也是书香门第,老家住在香杨县的永明镇,家中是扬名一方的富户。在离永明镇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高山,名叫高峰山,在高峰山上,藏有一伙打家劫舍的山贼,他们这年打听到了郑得山的家境,就动了心。这一天,这伙山贼就来到了郑得山家中打劫,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这天正巧郑得山出外不在家,才死里逃生,免遭毒手。
事情过去一段时间,郑得山回到家中,他看到完整的一个家,已落的家破人亡,一时傻了眼,等他醒过神来,那是哭的死去活来。后来他处理完家中遇难人的后事,在好心人的劝说下,才摆脱了悲痛。他檫干眼泪,心里愤恨这伙山贼,自己一个平庸之人,又对这伙山贼无奈,就决定投奔少林寺学武,等武功练成,就回头灭掉这伙山贼,为家人报仇雪恨。于是,他就长途跋涉,来到了少林寺,做了一个少林俗家弟子。这一年,郑得山才十八岁。
再说郑得山听了名远大师的话,就是一愣神,他想不到他向明远大师请求下山,会让名远大师联想到这事,就笑着说:“师父,你想多了。我给家人报仇的事,早就忘到脑后去了。我只是想下山去,云游四方,广泛宣传少林精神,大力推广少林功夫。”
名远大师听后,沉思了一会儿,料定他的心意一定,也不能再勉强挽留,然后说:“你这个想法,倒是一件好事。既然你一心下山,为师就不再强留你了。不过,你要记住你的话,在外面不可胡作非为,为少林惹下不必要的麻烦。”郑得山听名远大师答应他下山,心里一阵高兴,说了声:“谢谢师父的抬爱!徒儿一定记住师父的话。”接着跪了下来,给名远大师磕了个头。
名远大师等郑得山磕过头,又说:“快起来罢!你过去向你师叔和师兄弟们辞个别。”郑得山应了声:“是。”站起身来,就回头走了。
他去见过那些有名望的僧众,向他们辞了行。接着又去了练功房,见过师兄弟,又向他们辞别后,就回头收拾好行李,然后背到身上,又二次来向名远大师辞行后,就转身慢步下山。
众位少林弟子,包括名远大师在内,见他就要离开少林寺了,都是依恋不舍。大家把他送出少林寺外,又目送他下山。
郑得山出来少林寺山门,向大家挥手道别,就动身一路直下崇山走。等他下来崇山,想到的第一件要做的事,还是去找仇人报仇。他心里想:“常言说‘有仇不报非君子。’家人的大仇不报,心里不安!”又想到在少林寺向明远大师说过的话,觉得对不起师父,就默默地在心里请师父原谅!这时他辨认了一下来路,就直奔家乡的方向走去。
郑得山经过一路的长途跋涉,这天就来到永明镇。等他来到了自己的家址一看,见偌大的一座庭院,已经荒废;房屋失修坍塌,地上长满了荒草。他看到自家好好的一个家园,如今变成了这种光景,不仅一阵心酸,几滴热泪涌出眼眶,这又加激起了他对山贼的仇恨之心。他抹了把眼泪,就转身向高峰山走去。
高峰山离永明镇不足二十里的路程,他用了不多长时间,就来到高峰山脚下。他抬头往山上看了一眼,见此山并不算高,没有什么起眼的高峰,有的山头高度,只不过比一般的小山头高了点而已。由于山上树林很密,并看不到山贼的窝点,就心想:“不就是高峰山吗!我就是踏遍整座山上,也要找到这伙山贼,为家人报仇。”他心里这么想,就提起精神,施展起轻身功夫,抬步往山上走。
他上来山后,费了好大的工夫,终于找到了这伙山贼的窝点,却只见山寨不见人。他在房前院后找了个遍,也没见到一个山贼。他心里纳闷,心想:“好好的一个山寨,怎么一个人影都不见了呢!莫非他们又下山打劫去了?”心里想到这里,又替别人担忧起来。他想到这伙山贼洗劫他们家的惨状,不仅心里一寒。这时他心里动了恻隐之心,恐怕这伙山贼再给别人家造成灾难,就决定下山找到这伙山贼,阻止他们作恶,就又快步下山走。等他急急忙忙的下来高峰山,见人一打听,才知这伙山贼早被官府剿了,山上留下一座空的山寨,成为上山的人们躲风避雨的地方了。
郑得山听到山贼被官府清剿的喜讯,心里松了口气,苦笑了一声,又叹了口气,心想:“看来是我下山晚了,不能亲手宰了这伙山贼,为家人报仇。”不仅心里有点惭愧的感觉。此刻,他又转脸看了眼永明镇的方向,觉得那里也没了他的牵挂,一时心里又想起临下山时,他在名远大师面前许过的话,又心想:“就该去做我该做的事了。”想过,也就转身离开了高峰山。
他离开高峰山后,心里很茫然,此时此刻,他又不知自己该去何方,转而一想:“天地之大,任我所游。”也就不择方向的迈步往前走去。他一路夜宿昼游,每到一处地方,边宣传少林精神,边游山观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