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官员虽然神情悲痛,但经理了牢狱之灾后,心中都已经有了分寸没有一个敢上前的。
“程普老将军此次一行不知道多久回来,我来为你送行!”孙权笑着说道。
“你们家兄弟,相比丞相我更喜欢你,只是可惜你不是世子,”程普说道,“对了眼下我即将离开襄阳,你帮我带句话给其他将军,将他们把江问看紧点,我虽然不在,也别让他翻出浪来!”
孙权的身子微微颤抖,但看不清他的脸色,“这是自然,老将军的话仲谋一定如实传达,老将军保重!”
程普点点头,“启程!”
江问府,周瑜向着陶儿行礼后,便来到了江问的书房,看着江问正一篇篇的写着九品中正制。
“伯符此次接着将天子迁都的名义让程普远离了襄阳,给你的压力倒是减小了不少。”
“蔡瑁已经跟我说了,他两不相帮选择中立,”江问将写好的竹简放在一旁。
“今天陆敏已经带话给我,他的父亲已经在庐江的太学院之内发布了你说的新政,接下来就等着吧。”周瑜坐在了一旁,陶儿端上了酸梅汤,行礼之后喝了一口,“这味道很好,等哪天我也叫上乐瑶与夫人学习,夫人可愿意。”
“自然愿意,现在不打扰公子和周大人。”陶儿面带微笑,行礼之后退下。
周瑜喝了一口,“子明也说了要不要你迁到他府上居住,毕竟如今的襄阳城太过凶险。”
“不必,与他在一起,恐怕整日会说些风流言语,扰我清心不说,这新政的事情也会耽搁了。”
“哈哈哈,”周瑜将碗放在了一旁,“既然你如今已经走上了这条路,作为朋友我便相随左右,即便这是条险路但我相信走的人多些,它也会变成一条好路。”
“隔着老远就说我坏话,真当我耳背是吧,陶儿来碗酸梅汤!”
“自己舀,厨房里还有一锅!”
“嘿!”吕蒙走进了书房,看着周瑜桌子上的酸梅汤,拿着一饮而尽,周瑜还未开口,吕蒙直接说道,“没关系,我不嫌弃,谁叫我们关系好呢。”
“你不是不来吗?”周瑜看了眼碗,只剩下了冰块。
“家里那娃太哭闹了,待着闹心,就出来散散步,走着走着就到了这,刚好正午,我等着吃饭呢。”
孙权府邸。
一众老将军们面色沉默不语,“仲谋真如你所说,丞相他此次让程普离开襄阳实际上是为了让江问少点压力?”
孙权笑了笑,“诸位老将军,这件事不是我想的,而是我手下的一个属臣,不过他官职低微,现在正待在屋外。”
全琮说道:“请他进来,我想要听听,到底是个什么说法!”
孙权点点头,“请司马懿!”
门外一人走了进来,面容和善。
“下官司马懿拜见诸位将军!”
“不曾见过啊,这样的人说的话你们信吗?”
“别管其他,你有什么话便先说来听听!”
司马懿行礼之后说道:“那下官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朝中一事下官也有所耳闻,御史中丞奏上了一封奏表,下官官职卑微,未曾看过书信内容,但也听晓一二。”
“有话你便直说,这么弯弯绕绕的干嘛?!”
“好,那下官问诸位将军一个问题,为何丞相会与大殿之上,对御史中丞的奏表不屑一顾?”司马懿面带微笑的说道,“或者下官换个问法,丞相处理朝政这么久,大小事都要亲自过问,可谓是尽心尽力,但为何新政这种干扰国家的奏表,丞相会看都不看而是直接丢掉?”
“这件事有着它的缘由,我便不与你说了!”吴景接着说道。
“其中缘由,是否为御史中丞劝谏丞相不必奔丧?”
“这件事你怎么会知道?”
孙权开口道:“诸位叔叔,这件事是我与他说的,诸位放心仲达与我是好友绝不会透露出去。”
“谢公子信任,”司马懿行礼之后说道,“在诸位将军看来,御史中丞与丞相之间有着极大的间隙,以至于让丞相连御史中丞的谏言都不听。”
“但实际不然,诸位将军丞相可是为了国家之安,连奔丧都可以舍弃,这种人可谓当世枭雄,而御史中丞的新政可以说能够改变一国之貌,就如商鞅变法一般!”
诸位老将军有的拿起酒盏,有的神色复杂,但都在仔细的听着,因为这番言论很有道理,这其中说的也是他们没想过的!
司马懿接着说道:“而这样的新政,无论好坏丞相也势必会过目,可为何丞相却不看?依下官所见,此原因便是此次丞相与御史中丞一个红脸,一个黑脸。”
“御史中丞在朝堂之上提出了新政,而丞相却假意不提新政,就是为了让这条新政出现却不醒目。”
“因为诸位将军关注的是新政能否实施,而天下士子关注的却是这个新政的出现!”
“在此下官多嘴一句,诸位将军你们也别忘了,昔日丞相可是因为屯田一事与各位争论不休,此事虽然过去了这么久,但丞相一直记在心中,之所以不重提旧事,便是因为老将军们手中的兵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