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他们开始途径第一座布列塔尼人的村庄。
村民震惊地看着北部地区的那群金发家伙大摇大摆地过境,很多人担心他们趁机侵占自己的农田,布列塔尼人迅速组织起民兵,矛头直指眼前的移民队伍,直到当初送信的那位信使站出来告知所有警惕民兵他们的意图,民兵随即让开路,催促他们赶紧离开。
有关布列塔尼王战败的消息已经传到这里,当地人难以置信,毕竟本村也出了十多人参战,莫非远征的男人们都战死了?
住在圣洛修道院附近的首领近日已经传来消息,所谓圣洛定居点的布列塔尼人将不再承认诺米诺伊的王权,而是摇身一变成为麦西亚国王的臣子。
当权的小贵族必须在关键时刻认清自身,大家既然是住在雷恩教区内,侵占的也是雷恩伯爵的地盘,现在麦西亚王作为胜利者,小贵族只能硬着头皮去一趟雷恩,然后跪下来臣服确保自己可以维持现状。
住在圣洛、阿夫朗什、富热尔、维特雷的布列塔尼首领,他们在没有互相联络的情况下做出了非常一致的选择——亲自前往雷恩向新国王臣服,顺手讨要一个爵位。
四位小贵族自然不会是空手而去,只有带上一批贡品才可能让新王满意,国王拿了贡品再封爵,一切理应顺理成章。
当年他们的家族就是这样向崛起的布列塔尼王诺米诺伊献贡,为此得到了“男爵”身份。做了男爵就有出兵作战的义务,于是家族纷纷派出子侄、带上一些民兵,如此算是提供了最低限度的封建义务。因为住在科唐坦的布列塔尼人最大的外部压力其实的东部的勒芒伯国,而非南方的南特伯国,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着对战争的不信任。
再说就算国王打赢了南特,科唐坦的诸小贵族能得到什么好处?
彼时的诺米诺伊对东北方向的那些家伙本来也不上心,彼此的祖先在不列颠岛就打打和和,反正他们是派兵了,自己也不好指摘什么。
由于四位贵族派遣的都是子侄而非真正的爵位继承人,死了一些人固然可惜,到底也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于是最先得到消息的是维特雷首领,他带着自己的儿子拿出了十只羊和一车粮食,骑上马押运着贡品率先抵达雷恩城。
维特雷首领的使团有五十余人,其中仅有十名骑兵。他是诺米诺伊封的男爵,可究其本质不过是几个村庄的大号话事人罢了。维特雷定居点毫无防御措施,当地人口仅有千余人规模,由于他们保持着民兵武装、拒绝教士放下武器的请求,使得他们对本地的教会采邑村庄有着武力方面的优势。优势是真,维特雷首领不会愚蠢地攻击教会民众,他早已要求雷恩主教承认现状,然后承诺所有维特雷民兵会保护雷恩城的安全。
另外三位布列塔尼首领也是如此,他们纷纷宣布自己是本地修道院的保护者,作为交换,雷恩教会必须承认他们的自治大权。所以教会想要收取十一税,那真是想都不要想。雷恩主教毫无军事能力,彼此做了口头承诺后,这些年来都是相安无事的。
然而谁都不能忽略近年来卢瓦尔河一线的骚动,攻击性过强的图尔伯国大有吞并雷恩的趋势,这就逼着小贵族们必须坚定支持布列塔尼王诺米诺伊。
既然诺米诺伊突然战败,南方最具威胁的大贵族变成了麦西亚国王。他们必须再做出决断,于是纷纷决定赶在麦西亚王北伐之前,大家先带上礼物去雷恩城拜见新王。
暂住雷恩城的雷格拉夫已经被雷恩主教说服了,既然瑟堡当地居民的本质其实的流亡的麦西亚贵族,那就是自己的亲戚。就算自己与那些家伙没有任何感情,若让世人知晓一位国王对自己的离散臣民爱答不理,是对自己威信的重大打击!
尤其在经过王家顾问哈特加的点拨后,雷格拉夫恍然大悟。
王国当然要反攻不列颠岛,到时候不仅仅是麦西亚复国,还要顺手收拾威塞克斯、肯特、东盎格利亚,顺手再把退居海角的康沃尔小王国一并收复。如此一来,瑟堡的那个修士本格伍尔夫必须还俗,然后以军事贵族的身份继续存在,待到反攻不列颠时,此人或许会发挥出重大作用。
他没有想到,本格伍尔夫还没到,最先进抵雷恩拜见的居然是维特雷首领。
驻扎城外的麦西亚-萨克森骑兵第一时间将他们团团围住,一时间剑拔弩张,首领意识到自己面对是一大群重骑兵,立刻命令紧张的部下放下全部武器,然后摁着桀骜不驯儿子的脑袋,父子双双向着骑兵首领单膝贵族,以有些蹩脚的法兰克语宣示自己的来意。
接受跪服的当是贝孔骑士,他命令眼前的布列塔尼首领起身,又令所有人卸下武器后,继续押运着献给国王的礼物进城。
就这样,雷格拉夫迎来了第一位臣服的布列塔尼小贵族。
雷恩教堂内,维特雷首领父子双双单膝跪地,雷格拉夫手持亮白泛寒光的罗斯钢剑,在列日大主教(王家顾问)、雷恩大主教、雷登主教的见证下,做了一番简单的封爵仪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