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朱元璋大笑……
不多久,朱雄英就回来了,笑道:“两位爷爷,准备好了,走,咱喝酒去!”
“好!走走走!”
朱元璋拉着汤和的手,笑呵呵的大踏步往前,“咱大孙弄出来的东西,绝对不会叫你失望的!”
进入膳房。
火锅就放在膳房内的八仙桌上,铜炉下烧着炭,好几大盘羊肉片都切的薄薄的放在铜锅旁边,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绿菜瓜果。
汤和看的直瞪眼:“大冬天,哪来的绿菜?”
朱元璋得意的道:“这小辈们,脑瓜子可是灵醒,搭个啥玻璃大棚,就能种出绿菜西瓜啥的来,比咱强不少!呵呵——”
老爷子说着,眼里带着满满的骄傲。
“哎呀——”
汤和感叹了一声,道:“确实如此啊,一代比一代强,况且这都过了两代了。”
“坐坐坐!”
朱元璋一边招呼着,一边坐下,对汤和道:“你真当人人都和咱大孙一样啊?这都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咱夸口,中枢舍人刘三吾知道吧?大元的时候,就是汉人中的两榜进士,天下少有的学问人。他对咱大孙的学问,都是赞不绝口!”
汤和两眼一抹黑:“哎,咱也不认字,给咱看也没啥用,不过说实话,咱知道读书是一定有用的,咱家那些不争气的,让他们念书各个垂头丧脑,让他们吃喝玩乐,各个兴高采烈!”
朱元璋鄙夷的道:“你家那些跟别人比还好,可是跟咱大孙比,哼哼!”
汤和哈哈大笑:“咱也不是比较,可是咱这些老辈,见到这后生,总忍不住说上两句,要真和皇太孙这一比,我家那些混球们,老子都恨不得抽死他们。”
朱元璋笑着道:“莫这么说,你苦了一辈子,不就是给自家孩子享乐么?”
朱雄英在旁边看着二人吹嘘感怀,他似乎看明白了。
老爷子这是和老伙计来炫孙来了。
他有些哭笑不得,这两人年岁都这么大了,还这么不着调。
“两位爷爷,咱一边吃一边说。”朱雄英笑着说道。
汤和哈哈大笑:“吃吃吃!太孙您正是能吃一头牛的时候,可莫饿着。”
朱元璋大手一挥:“对!吃饭!”
朱雄英赶忙给两老爷子倒满酒:“今儿您二老喝痛快,我就不限制老爷子喝酒了。”
汤和好奇道:“咋地?寻常还限制喝酒?你小子不得了了呀!”
朱元璋笑着道:“为咱好,酒喝多了伤身子。”
汤和啧啧道:“乖乖!咱孙子啥时候这么懂事就好咯。”
坐上酒生冬暖意,檐前梅弄岁寒容。
半酣僧不须烹茗,自有山云可荡胸。
东宫已经点起璀璨灯火。
两老人,一后辈,其乐融融的喝着酒,涮着火锅,挥斥方道,指点江山,好不快哉!
外面开始起雪了,屋内因为底下烧有炭火,所以格外的暖和。
或有酒精的作用,爷三无不面颊通红。
汤和夹一块薄薄羊肉片,铜锅内涮了一下,也不知生熟,就了一口洗干净的生菜,便朝大嘴塞去。
嘴里吸溜着滚烫的热气,胡须上沾着稀稀落落汤汁。
老国公汤和丝毫不在乎啥形象,用手掌朝胡须上一抹,然后大喇喇高声道:“好家伙!好东西!好吃啊!”
“咱可真是土包子,这玩意儿吃食,咱活一辈子啦,都没咋见过!”
朱元璋哈哈大笑:“咋样?咱家这大孙,有点本事没?”
汤和竖起拇指:“本事大了去了!难怪上位您要拉咱来东宫喝酒了,不仅饱口福,还长见识,哈哈!”
“嘿!咱是没想到,沿海杀倭的阵法,也是皇太孙倒腾出来的,那阵法实在是让老臣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汤和对沿海倭寇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因为沿海一带的抗倭卫所就是在他的带领下,搭建起来的。
稽军次,定考格,立赏令。
浙东民四丁以上者,户取一丁戍之,得五万八千七百余人。
如果按照历史的走向,在后来明朝嘉靖年间,东南苦于倭患,汤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固,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巡按御史请于朝,立庙以祀。
可见汤和所设立的卫所,对倭寇的功效。
朱雄英笑道:“能够得到汤爷爷的赞许,是我的荣幸!”
汤和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朱雄英,道“咱老咯,跟不上时代了,这以后,就是你的天下咯!不过若是需要到咱这把老骨头,咱随叫随到!”
朱元璋笑呵呵的道:“老啥?学咱一样,不服老才是真的,当年你我兄弟死人堆里都能爬出来,还有啥能打倒咱?”
汤和笑着点头,感慨道:“殿下,你爷爷可是个英雄啊!当时在咱麾下打仗,元兵一千三百人袭营,你爷爷带了三百人过去。”
“咱记得那是打寿州的时候,你爷爷硬生生拎着一把刀,带着三百人追着一千多元军在跑!”
“那一幕咱看到了,郭子义老将军也看到了,所有人都看到了,没有一个不竖拇指,英雄!真正的英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