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高中举人(二)
此时,贾瑞正在昌平乡下,所谓户部特设农作物试验园内,向户部侍郎李从哲大人和户部观政魏大浚大人,介绍土豆种植收获情况。
本来,贾瑞是设想在农历三月底组织人手播种,后来因为一系列事情的耽搁,一直拖延到了农历四月,才在扫盲书院下设农业学堂学员们的集体围观下,种下了这一亩土豆。
至农历八月下旬,土豆植株变黄枯萎之后,便可以开始收获了。
但贾瑞先是忙着山塘别墅一期的规划和建设,后来又先后和王熙媛、史湘云二人相亲,都被对方给拒绝了且不说,还耽搁了一些时间。
等到户部观政魏大浚大人都亲自上门来催促了,贾瑞才想起土豆收获这件事。
一番商量之后,他也顾不上今日就是顺天府乡试放榜的日子,当天晌午就跟着李从哲大人的车驾,来到昌平乡下。
李从哲大人对于这处农作物试验园非常重视,除了委派兵丁成天看守之外,还把附近数十亩土地都用栅栏围了起来。
但凡有人靠近,兵丁们就会拔出武器,喝令对方返身离开。
贾瑞上一世是一个妥妥的农家子弟,上大学之前,每年都要跟着父母亲春种秋收,无论是种植土豆,还是挖土豆,都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在贾瑞的示范下,焦老汉和钟威、乐高、张发旺等人,很快就开始分工合作。
由焦老汉手持铁锨,直接把土豆从泥土里翻挖出来,三个小厮则负责把土豆上的泥土抖落在地,再扔进竹筐中。
还有农业学堂的部分学员们,也帮着挖土豆。
贾瑞则侃侃而谈,向两位大人介绍土豆种植的广阔前景,“今年土豆种有限,我又是第一次种植,生怕出了差错,所以种植得比较晚,只能一年一收。其实在长城以南地区,比如齐鲁行省、河东行省、直隶行省,当然也包括顺天府在内,都可以一年两收。大约在雨水之后、惊蛰之前,可以种一季春土豆,当年农历五到六月进入收获期。然后是立秋之后、处暑之前,再种植一季秋土豆,当年农历九月底或十月初进入收获期。这样全年下来,亩产可达两千斤以上,从根本上解决咱们大周朝的温饱问题。”
“此话当真?”李从哲大人犹然不敢相信,却又充满期望地问道。
贾瑞笑道,“这还能有假?我可以拿颈上人头担保。”
“好,好,好。”李从哲大人兴奋地低声吼叫起来。
他拍了拍贾瑞的肩膀,鼓励他道,“如果真能亩产两千斤,对于土豆种植的推广,势必就要全面铺开。到时候不管你是否中举,我都保举推荐你为户部笔贴式,至少为正九品,让你协助大浚,专司土豆推广事宜。等到这样一件利国利民、有功于社稷民生的伟业最终完成,在场你我三人,必将青史留名啊,哈哈哈。”
李从哲大人欢快地笑了起来,魏大浚和贾瑞也在一旁陪笑不已。
然而贾瑞心中,却有些不乐意,想着朝廷如果真要下旨推广,他和郭络合作,从闽省偏远山区购买的数万斤土豆种,还怎么好意思赚大钱?
兴许是看出了贾瑞心中的郁闷,李从哲大人狐疑地问道,“怎么回事?保举你为户部笔贴式还不乐意?年轻人,千万不要心比天高才行啊。你要知道,户部别贴式虽然称不上是司官,但一般也是有品级的官员了。要不是你在土豆种植方面有经验,在土豆倡导方面有贡献,这样的美事,你可连想都不用想,根本轮不到你。就说你那个本家贾政,也是因为先皇体恤旧臣,看在荣国公贾代善死前遗本的份上,这才额外赏赐了他一个工部主事的头衔,入部见习数年之久,才累次积功升为工部员外郎,从五品。你只要替我尽心办事,还怕赶不上你那个本家么?”
贾瑞连忙解释道,“不敢不敢,李大人亲自保荐,我感激涕零都还来不及,又怎么会不乐意,只是……”
“只是什么,快说。”李从哲大人沉声道。
贾瑞便把他已提前从闽省购得数万斤土豆种,不日就将运到北平城中,预计向农业学堂诸位结业学员贩卖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你啊你……”李从哲大人指着贾瑞的鼻子,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忍不住笑骂了一句,“你还真是一个奸商啊!”
“不过——”,李从哲大人话锋一转,沉吟道,“你能未雨绸缪,提前从闽省收购数万斤土豆种过来,倒是有利于土豆的进一步推广。赚钱也是好事,但也不能太贪心,不能雁过拔毛。你们这批土豆种,户部就征收了,在你们收购原价的基础上,再补贴给你们俩一倍的价钱,保证不让你们吃亏就是。”
贾瑞心道,这还不亏,几万斤土豆种,说起来吓人,原收购价也不过就是一二百两银子的事情,再补贴一倍的价钱,撑死了二三百两银子,估计连一路上的运费和打赏钱都不够哩。
但他又怎么敢和李从哲大人讨价还价,当下也只能拱手谢恩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