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后心道,自己刚刚是心乱了,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还要曾布提醒自己,当即传令太监,传阿朱上殿。
阿朱此刻正在皇宫,跟阿碧一起带儿子,一年未见,自然是一直陪着儿子,这次她留梅剑在云州坐镇,自己只带了兰剑,宋长老在身边,宋长老并未进宫,而是留在城中原来的将军府,现在的魏王府主持大局,主要还是处理逍遥军在大宋境内的生意。
此刻,两人正在逗儿为乐,教宝宝叫妈妈,张公公带了几名太监,匆匆忙忙的走了过来。
张公公道:“王妃,太后正在金銮殿上跟群臣商议,请你过去一趟。”
阿朱愕然,北宋的朝廷,很少会有叫臣子夫人上殿的,阿朱完全没想到。
但阿朱现在也算经常跟官员打交道,已经非常清楚大宋官员的尿性,当即从怀里掏出一千两的银票,塞给了张公公,问:“张公公,不知太后因何事找我?”
张公公收了银票,当即笑琢颜开,道:“群臣都盼着魏王出兵,助朝廷安定燕云十六州,但此刻魏王失踪,太后找不到魏王,自然想跟王妃商议一下。”
阿朱心中已经猜到几分,闻言心想,果然如此,李轩给自己的命令是潜龙勿用,不能出兵,自己还得想想,如何拒绝太后。
阿朱古灵精怪,很快就想到了办法。
于是道:“好,我即刻跟公公走,不过本宫已经有一年没见到儿子了,舍不得分开片刻,能不能带犬子上殿?”
她现在贵为王妃,自然自称本宫,心想,现在大宋朝廷求着自己夫君出兵,应该不会计较这等小节,带着儿子上殿,儿子才一岁,一会很容易哭闹,到时候自己就可以随机应变,遇到不想说的话题,就拿照顾儿子做挡箭牌。
张公公见阿朱态度坚决,心想,惹恼了她,她不去了,太后也不能拿她怎么办,倒是自己要遭殃了,当即道:“好吧,还请王妃一会看好世子,莫在君前失仪。”
阿朱点点,当即抱着儿子上了大殿。
果然,到了大殿之上,阿朱抱着儿子,太后并未责怪,这些文臣更是心中称赞,儒家思想崇扬母慈子孝,很多人都觉得阿朱是个称职的母亲。
阿朱上前行礼,高太后满脸慈祥,微笑道:“王妃带着世子,多有不便,就不要多礼了。”
阿朱连忙道:“多谢太后抬爱!”
高太后这才道:“把王妃叫来,实在是北方如今战局糜烂,哀家焦头烂额,不知王妃知不知道魏王如今何在,哀家还有各位大臣,都希望魏王能出来稳定局势。”
阿朱闻言,心想,夫君的行踪可不能告诉他们,还得给李轩编个借口,于是道:“回太后,司马光欺我魏王府太甚,王爷在南京被司马光气走之后,我也不知夫君的行踪,想必多半是带着西夏公主,去民间散心了,等他心情平复之后,自然会回来的。”
群臣愕然,阿朱这么个说法,倒是让高太后觉得脸上有点尴尬,笑道:“司马光此行,确实办得不妥,我已经下旨责备他了,魏王如今不在,但军情似火,不知王妃有有没有办法,让王府手下的将军出兵呢?”
阿朱道:“回太后,恐怕魏王府如今无兵可用。”
高太后惊讶,道:“哦,王妃何出此言?”
阿朱道:“大家都知道的,逍遥军只有一个亲兵军,和四个军的人马,如今,第二军,第四军都已经被司马光调走,第一军被耶律鸿基围在檀州城,第三军驻扎在夏州,防备西夏,云州只剩下一个亲兵军,才不到万人,还要守备西京道各州,哪里还能抽出来兵力?”
此言一出,群臣愕然,他们只知道李轩能打,却忘记了如今李轩手里确实没有什么可用之兵。
高太后道:“你们不是新招募了十万新兵,不知能不能上战场?”
阿朱道:“太后明鉴,新兵训练不足,又缺少粮饷,兵器,不堪大用,上了战场也是送死。”
阿朱心想,敲竹杠的机会到了,是不是可以借机问朝廷要支援,十万大军的开支巨大,阿朱可是李轩的钱袋子,管着魏王府的财政大权,早已经是焦头烂额。
太后试探着问:“王妃所言,新兵训练不足,不知道大概需要多少时间训练呢?至于粮饷,兵器,朝廷倒是可以考虑给你们支援一些,不知你们现在有多少缺口?”
阿朱大喜过望,道:“新兵训练,起码还得半年,不过如果太后支援一下我们粮饷,军械的话,也许这个时间会大大的缩短也是可能的,至于粮饷军械的缺口,我们目前大概缺少五十万两银子。”
她也只是试探,要的银子自然远远不止这么点,但如果说的太多,恐怕太后不会给,所以,这五十万两,也是一个试探。
高太后道:“原来如此,不过现在朝廷确实需要支援,如果哀家援助你们这五十万两,你们能不能挤出部分兵力,助朝廷抗辽?”
阿朱大喜过望,道:“那是自然,有钱的话,新兵训练的很多事情,都变得简单了,我们可以抽出五千精锐,从应州进攻阿紫的辽军先锋,替朝廷大军减轻压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