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十八里村。
当伏羲回到家门口,发现这里早已焕然一新。
道路上初春的雪泥被一扫而空。
原本泥泞崎岖的小路变成平坦大道。
仅仅只是三天时间,便有一座学堂拔地而起,牌匾上写着四个字,红尘学堂。
它建在孩子们原来读书的草棚上。
虽然不大,但却是全新的希望。
自家的茅草屋,也变成崭新的木屋。
有了书院坐镇此地,伏羲自然也不怕别人会来找家人麻烦。
“李师兄,你若有事便去忙。”
李消愁看着如此荒颓之地,竟出了自家师弟这等人物,笑道:
“马车我给你留着,方便你回书院。”
“我四处走走。”
“好。”
伏羲心情激荡,哪怕早就知道红尘学村的事,可看着村中热热闹闹,有书院中的同门,也有许多民夫,他们都在忙碌着,挥洒着汗水,全力建设。
他从诸多村民的眼神中,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对美好愿景的向往!
如此发展下去,城郊各村都会焕然一新。
伏羲看向新学堂,是一名神态儒雅的中年男子正在上课。
学堂内,来上课的孩子已有二三十人。
他径直回到家中,见爷爷正坐在一张崭新的太师椅上。
伏侠手里正握着一把极为陈旧的紫砂壶,对着壶口,自顾自啜茶。
“爷爷!”
伏侠一脸的享受,欣然笑道:
“没曾想,书院竟这般重视你,我这把老骨头都跟着沾光。”
伏羲来到他身旁,脸色略微凝重:
“爷爷,眼下有更重要的事。”
“同门师兄说,矿山深处有大不祥,哪怕是城中百姓都难以幸免,此事你觉得该如何?”
伏侠老神在在,缓缓道:
“他们想要挖出深处的东西,一时半刻怕是完不成,不过我却知道,通往矿山深处的入口在哪里。”
“你敢去吗?”
伏羲浑身汗毛竖起。
看来选择隐居在这里,并非偶然。
他声音低沉且坚定,盯着爷爷道:
“关于家里的事,是不是该告诉我了?”
伏侠放下手中的紫砂壶,落在桌面的刹那,一道无色涟漪荡漾开来。
它迅速形成一道屏障,将木屋内部与外界彻底隔绝,看了一眼小乖孙,他轻叹道:
“矿山的大不祥,乃是我伏氏曾经的臣属。”
伏羲闻言,心惊不已。
整个灵朝上下,百年来难成仙,矿山深处的大不祥,被他们视为可能成仙的机遇造化。
结果爷爷却说,所葬之人只是伏氏臣属。
那当年的伏家是何等庞然大物?
“爷爷是从何得知?”
伏侠娓娓道来,的确有必要让小乖孙逐渐开始了解伏家:
“他所布之局,阴葬阳用,出自于《伏风奇门》。”
“非忠心臣属,难以得此法。”
“这种布局,是将自身葬于地脉炁源所在,引炁源洗礼肉身,以大地为养,于肉身藏三魂七魄之种,随后魂魄转世重修。”
“为了能让后世自己开启葬地,故不设绝路。”
“后世若亡,魂飞魄散之际,会被接引回归本体,留有余地。”
“若转世有成,回葬地可唤醒曾经本尊为身外化身,得一臂膀,与自身心意相通。”
伏羲心绪翻涌,只觉得开启了新世界:
“原来如此。”
伏侠看向小乖孙,语重心长道:
“他以阴葬,聚不祥之气,用意在于让人知难而退。”
“所葬臣属生前应是炁仙巅峰,想要跨入下一个大境界!”
“如今看势头,开采挖掘下去,一旦布局阵眼有所错乱,葬地肉身被惊醒,必会反噬,届时不分敌我,至死方休。”
“以灵朝,三大宗门,四大家族的底蕴,能抵挡住,不过洛安城应该也会变成废墟。”
“你若能先人一步,可得臣属,亦能解救千万百姓于生死之间。”
“只是这担子对你而言,太重了些。”
伏侠将自己的手,搭在伏羲的肩膀上。
忽然,他的识海轰的一声。
天道册上逐渐呈现。
“境界未知,寿元未知,魂魄伤裂……”
这四个字,如同一道惊雷,让伏羲心神震荡,他本想开口询问,却欲言又止。
这些年来,爷爷循循善诱,便是希望自己能成才。
生活诸多细节,处处煞费苦心,自己带着前世的记忆,又怎会看不出?
老一辈人的内心,总是倔强,总想着替后辈多承担,不愿意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多艰难。
伏羲明白,唯有迅速变强,参透天道册才有可能帮得上忙。
他站起身来,笑容爽朗与爷爷勾肩搭背,握住那苍老,满是褶皱的手:
“放心吧!若洛安城我都搞不定,还怎么振兴伏家!”
“你再跟我说说伏家的其他事情呗?”
伏侠本以为小乖孙应该要消化一会儿。
他一直不愿意过早将伏家的责任,压在伏羲的身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