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黠戛斯,本部人口不足,短时间内吞不下漠北草原,大唐不能让他们做大,需快些重设安北都护府,分置诸州,若有不臣,需号令诸部共讨之,屠灭其族众,分其牛羊草场,贤弟切记,不可过于怀柔,为诸部所轻”。
张议潮郑重道:“大兄放心,我自省得”。
烦了又道:“此次凉州事,威严归于贤弟,待我回京,贤弟做好调任西受城准备”。
张议潮一愣,忙道:“河西之事乃大兄一手谋划,我岂敢贪功?”。
烦了摇摇头道:“我威望已极,过之则损,贤弟初显,正需威名,不必推辞”。
在大唐边军,只有硬实力能服人,张议潮终究年轻,缺乏资历威望,需要光环加持,他则是光环太多,收复河西的首功给张老二正合适。
哥俩研究了一阵,张议潮又想起一事,“大兄,前几天于阗来人,尉迟氏六月起事复国,遣使欲往长安”。
“于阗复国?”,烦了一愣。
尉迟氏自汉代建于阗国开始,一直与中原王朝来往密切,迎娶过中原公主,也不止一次嫁女于中原,还是第一个掌握丝绸技术的西域国家。
与大唐的关系从贞观年间就十分密切,后于阗为四镇之一,一直安分忠贞,天宝年间其国王尉迟胜入朝,玄宗嫁于宗室女,恩宠异于诸部。
(安史之乱时尉迟胜率军万里驰援,后在长安终老。)
于阗堪称大唐在西域的铁杆小弟,对中原十分仰慕,却对吐蕃厌恶,吐蕃对其压榨也十分凶狠。论坎力率军去往河湟,在于阗兵力空虚,尉迟氏毫不犹豫就反了,比沙州起事还早一个月。
(关于于阗对大唐的亲密关系,史书多有记载,后与沙州归义军往来密切,乃至于有人戏称其为小唐朝。作为佛教圣地,于阗对抗信奉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十分坚决,经过四十年的惨烈厮杀,因实力弱小终究被灭,国民逐渐皈依伊斯兰教)
于阗复国后向大唐遣使,表明其效忠大唐之心,也意味着自葱岭以东,昆仑山以北再无吐蕃势力。
听到这个好消息,烦了心情大好,笑道:“等使者来了,告诉他我在这里”。
喜欢安西兵日记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安西兵日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