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义当时就惊呆了,连夜坐着飞艇到了长安。
御书房里,吴正义拉着脸道:“表哥,如果我说这件事我根本就不知道你信吗?”
“信!”李世民重重点头。
吴正义错愕道:“表哥,我没听错吧?”
李世民无奈道:“朕问过长乐她们,这件事她们的确没有告诉你,是琼崖的女子互助会越过了琼崖侯府单独发起的。”
吴正义道:“不可能,女子互助会没有这么大的能量!”
他摇头,坚决不相信李世民说的。
琼崖不说被琼崖侯府经营的铁板一块,至少也不会连几十万人参与的事情都察觉不到。
李世民见状,明白这件事真的不是吴正义主使的。
想到自己几个女儿的回信,他的眼皮子忍不住跳动了几下。
“表弟,你有没有发现琼崖现在正在脱离你的掌控?”
吴正义摇头:“不是脱离我的掌控,而是琼崖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运转机制,不需要侯府的领头就能动员出强大的力量来。”
他分析了一下这件事出现的根本原因,顿时明白了许多事情。
琼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和组织结构,这正是他一直追求的事情。
虽然请愿书事件的确绕过了侯府,但是也从正面证实了他的设计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不过李世民有些理解不了他的想法,忧虑道:“失去对大局的掌握,琼崖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李世民坚持认为控制是治理国家必须的能力,没有了绝对的掌控力,肯定会乱的。
吴正义解释道:“表哥可能理解错了我的意思。”
李世民皱眉问道:“你到现在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也许有些地方做的不对,但是请愿书事件绝对没有表哥想的那么严重。”
“还不严重!是不是要等到琼崖侯府被人攻破你才会认为事态严重了?”
“真的没有那么夸张。”
吴正义把椅子搬到李世民对面坐下:“表哥,老话说得好,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我在王朝的秘密里说过,朝廷应该做的是抓大放小,一手握住军事,一手握住经济,其他的都是些小节而已,只要保证统治框架的执行力,王朝就是健康的状态。”
“琼崖侯府现在就是这样,军事、经济都在侯府的绝对控制范围之内,没有失控的可能,所以说琼崖不会乱,侯府没有失去对琼崖的控制。”
“请愿书事件根本上来说是琼崖百姓在向表哥和朝廷表达自己的诉求,并不涉及其他事情,这种没有威胁的事件在组织严密的情况下确实有可能绕过侯府,侯府不是没有发现,而是本身的运行机制不认为这件事对于琼崖有危害性。”
李世民撇嘴:“琼崖你当家,怎么说都是你有理!”
他还是理解不了吴正义的理论。
吴正义想了想,接着道:“不管其他,其实这次的事情对于大唐和表哥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胡言乱语!”李世民有些怒了:“这事对朕,对整个朝堂都是个烫手山芋,处理不当后果难料,在你嘴里成了好事?”
“表弟,你不要想着推卸责任!”
“表哥,我这可不是推卸责任!”
吴正义正色道:“表哥,我出琼崖也有十一年了,琼崖开放也有好几年了,可是朝堂对琼崖了解多少?大唐其他地方的百姓对琼崖又了解多少?”
“去过琼崖的内陆人不少,可表哥见过有多少琼崖人来内陆的?表哥可有想过其中的缘由?”
李世民让他连续几个问题问的有些措手不及。
他是真的没有注意过这些问题,甚至都没有想过类似的问题,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说句表哥不爱听的话,琼崖百姓从一开始就对朝廷抱有警惕心,表哥不要忘了,琼崖百姓可都是隋末大乱时的难民!”
“他们从心里对朝廷就充满着不信任,所以没有必要,他们不会再踏入内陆,他们在大唐没有安全感!”
李世民更是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吴正义说的话他虽然没有想过,但是不难理解,对比过往的实际情况,他明白,吴正义绝对不是在满嘴跑火车,而是点出来了一个及其严重的问题,一个他和满朝文武都下意识忽略掉的问题——琼崖人口的成分。
吴正义在刚到长安的时候便提醒过李世民这个问题,希望通过那些瓦岗一系的将领来缓解朝廷与琼崖百姓之间的信任危机,不过十几年过去,只有程咬金和秦琼公开表示过对隋末战争过程中他们对当地百姓的伤害道歉和反思,主要的几个瓦岗系代表如魏征、李绩等均未曾做过任何正面回应。
这让琼崖百姓对朝廷心存不满和失望,自然就不愿意再次融入到大唐来。
关键是李世民也没有把这种情况当回事,久而久之,便在琼崖百姓与朝堂之间形成了一层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隔阂。
吴正义见李世民不说话,继续道:“琼崖女子给表哥上请愿书,说明琼崖的百姓还是愿意和朝廷、和表哥沟通的,这可能成为一个消除双方隔阂的契机,表哥,你可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不能再让琼崖百姓失望,至少不能让琼崖百姓对你,对承乾失望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