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帝国军部大本营,裕仁每天都在主持御前会议。
“随着北线战事失败,帝国损失两百多万的兵力。
本州北部区域的陆军空军都损失殆尽,如果这个时候东北国防军在该区域发动登陆作战,帝国将无法阻止。”
陆军大臣山上田一说出了他的担心。
“陛下,我们需要继续招募士兵。”
海军大臣山本武这个时候也不在怼山上田一了。
“我们还有两百万预备役。我们需要再征召预备役来守备我们的本土,至于需要招募多少,那就要看陆军部的计划了。”
“山本部长,其实我们也不需要太过于担心。”
空军大臣风行三郎也慢悠悠地说道:“我们的北线战事失败,可是我们也给东北国防军北海方面考完军造成了重大伤亡,再说我们在北海还有百万战俘,都会对他们有所牵扯的。
在东京附近,还有米国五十万大军驻扎。
东北国防军如果登陆本州,必定会和米国驻军碰上,这个时候东北国防军肯定不会想和米国全面开战。
东北国防军如今主要精力也全部在朝鲜,他们也没有精力发动第二场战争。”
“风行部长,你的意思是我们完全可以不用管本州北部的防御吗?”
裕仁面色阴沉地说道。
“当然不是。”
风行三郎赶紧说道:“微臣的意思是我们完全不用太过担心北海的东北国防军驻军。
但是,我们如今在本土已经没有野战部队,这肯定是不行的。
陆军部招募部队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我们在南部战场战区胶着,我们也好有援兵可以派遣。
此外,我们如果再度抽调民兵组建野战部队,那我们的民兵预备役就没有多少了。
我们应该继续培养民兵预备役。
9月11日的空战,对米国军队的影响很大。
三千多架的战机,一天时间全部损失了。
这让米国再次认识到了东北国防军的强大。
于是,米国国防部把米国储备的几乎所有还能飞的飞机都重新启用了。
这里就包括数千架二战期间的当家飞机。
这些飞机在争夺制空权方面或许很难以胜任,但是用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却还是很称职的。
国防部甚至还讨论了派遣海军和陆军直接参战的可行性。
得出的结论还是,风险太大。
如果米军全面出兵,或许能够给东北国防军以莫大的压力,但是同样,米国的兵力损失会成指数增长,这是米国无法承担的风险。
如今米国在这边已经有数千飞行员阵亡,这已经让国防部顶着莫大的压力了。
如果出现数万甚至十几万的伤亡,
国内的反战浪潮会把他们的家给掀翻了。
尽管,国内媒体已经在妖魔化周浩和东北国防军,民间还是没有出现反对周浩的浪潮。
也难怪,这些年,周浩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是带着东北国防军种田搞基建。
每次所谓的侵略别人,都是别人惹到他的头上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周浩对宣传的投入也是舍得下本钱的。
邀请了世界各地的知名媒体人访问东北。
这些媒体人一来到东北,就被这里繁华的景象吸引。
这里完全没有人们印象中落后的景象。
而这些知名媒体人在回国后,也发表了不少介绍东北的文章。
虽然其中不乏尖酸刻薄的,但是大体上还是比较正面乐观的描述。
一方国家对于周浩和他的东北国防军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苏俄莫斯科,最高统帅部。
大统帅召集国防部长伊古斯和情报部门负责人谢尔盖耶夫商讨东北亚的战事。
“谢尔盖耶夫,仔细给我们说一说北海战役到底是怎回事?日本投入了两百五十万大军进入,怎么这么快就被动打得投降?”
苏俄大统帅自己心里很是疑惑,按照兵力对比情况,日本不应该会输得那么惨啊!
况且日本人还投入了六千架战斗机。
最后米国还提供了三千多架战斗机。
然而,在面对东北国防军的时候,联合空军接连两次都失去了制空权。
现代战争失去制空权,就意味着已经输了一半。
东北国防军的空军就会如此厉害吗?
如果联盟也要和他们打一场,会不会面临同样的命运。
联盟的空军在二战中和德国空军作战的时候,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但是,大统帅心里很清楚。联盟的空军水平也就和米国空军水平相当。
如果米国空军在东北国防军的空军面前占不到任何便宜,那么轮到联盟的时候,估计情况也会差不多。
其实,情报部门每天都有专人负责给大统领汇报其关注的情报。
如今,东北亚是热点地区,情报部门汇报的基本都是关于东北亚军事冲突相关的情报。
既然大统领想要他谢尔盖耶夫再说一遍,那就再汇报一遍呗。
“大统领阁下,在空军方面,东北国防军一直都很重视,到如今东北国防军已经是保有最多飞机的武装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