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围站在一起,马特里一边飞快的说着什么,一边用手比划着场上的区域指指点点。
显然,他带上来了安切洛蒂的最新战术。
卡卡和博列洛频频点头。
比赛重新开始之后,AC米兰的场上站位果然发生了变化。
四个后卫和三个防守型中场没有变化,但是三个攻击手的站位则发生了变化。
博列洛和马特里这两个米兰青训球员顶在前面打双中锋,马特里在右,博列洛在左。
而卡卡的站位则移到中路,踢单前腰。
这正是叶玄上位之前卡卡最习惯出现的位置。
当时他用火箭般的飞升速度从鲁伊科斯塔的手里抢过了米兰主力前腰的位置。
当安切洛蒂主打4312阵型的时候,他首发踢单前腰。
只不过当时在他身前搭档双前锋的是因扎吉和舍甫琴科。
在经历了一场小小的风波之后比赛重新开始。
大家很快发现,米兰在进攻的时候的确是传统意义的4312阵型的踢法,可是一旦落入防守就会发生一些不同寻常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此时如果德罗西持球,和他对位的应该是卡卡。
可是安切洛蒂却做出了另类的安排。
他不是让卡卡去对位盯防德罗西,而是让马特里回撤防守德罗西。
如此一来,既能像之前一样最大限度的干扰德罗西的持球组织进攻,同时也能把卡卡的精力解放出来用到进攻上,充分发挥他的进攻天赋!
看起来他已经从之前叶玄的建议里尝到了甜头,已经下定决心要彻底封死德罗西这个出球点。
德罗西心里苦呀!
博列洛和自己纠缠了大半场,刚刚有了一点体能下降的趋势。
本以为自己接下来可以找到更多机会参与进攻,把两个肋部的皮萨罗和佩罗塔盘活。
没想到现在却换了一个满血的马特里!
这小子虽然没有博列洛高大,可是却同样强壮,非常擅长身体对抗。
而且他的速度和冲击力好像还略高于博列洛。
当然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这小子刚刚换上场,体能满格呀!
叶玄坐在替补席上,神色紧张的注视着场上的战局。
他突然发现两个事实。
第一,这个位置自己真是不习惯呀。
第二,原来当一个观众比自己亲自下场踢比赛要紧张多了!
不过,当他看到安切洛蒂的调整之后,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有点踏实下来。
因为安切洛蒂已经抓住了罗马的命脉!
果然,虽然叶玄下场,可是罗马的攻势依然不见有什么太大的起色。
由于德罗西被马特里缠住,无法随心所欲的组织进攻,所以球权总是有点无奈的来到皮萨罗和佩德罗的脚下。
皮萨罗虽然也有不俗的组织能力,可是一旦脚下拿着球权就无法发挥他后排无球插上的灵动性,只能当成一个普通的组织者。
而左路的佩罗塔更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斯帕莱蒂那套无锋阵的最大优势和威胁就发挥不出来了。
武西尼奇和小曼奇尼倒是频繁往中路内切,尽可能和托蒂形成呼应。
只是缺少了纵向跑动的牵扯和呼应,罗马的进攻如同一条没有点睛的游龙,少了几分灵气。
时间在一分一秒中流逝。
皮萨罗右侧肋部持球推进。
西多夫在他的前面形成干扰。
托蒂想要回撤接应,可是内斯塔压出来贴身跟防,而且哈维阿隆索也在托蒂的身前限制他的接球。
皮萨罗眼看无法和托蒂形成连线,看到右侧的小曼奇尼回撤接球,只能把球传给小曼奇尼。
巴西人在右路沿着边线强行突破了卡拉泽的防守,利用速度优势找到一条空档把球传到中路。
这并不是斯帕莱蒂想要看到的进攻套路。
托蒂和马尔蒂尼争抢第一落点。
这显然不是托蒂的强项。
两位队长在空中进行身体对抗,结果谁都没有碰到皮球。
皮球滑门而过来到后点。
武西尼奇和内斯塔争抢。
武西尼奇用左侧大腿把球往回一挡,闪开一条射门角度,然后右脚跟上扫射。
皮球被内斯塔伸腿挡了一下延缓了速度,被迪达轻松抱在怀里。
迪达抱着皮球往前猛跑几步,观察着前面队友们的跑位准备发动快速反击。
这时,罗马的三个前锋都在米兰的大禁区附近都没有回撤。
西多夫快速沿着左侧肋部前插吸引了皮萨罗的注意力,把智利人引到边路。
迪达却一个大力手抛球把球直接扔给了中路的卡卡。
卡卡在中线附近停球,然后开始带球狂奔!
他的带球风格和叶玄截然不同。
叶玄的带球,每一次趟球距离身体都比较近,如此一来他才能在带球的过程中随时寻找变向的机会。
而卡卡的带球则显得更加直接。
他一个大步趟出去,皮球往往距离身体两米开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