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老太爷微微一笑,“老夫从不夸张,”说着又看向那本《齐民要术》,
“但凡读书人,进了老夫的书房看的多是经史子集,你怎会选农书?”
苏惟生坦然道,“不瞒老太爷,家父农家出身,便是如今日子好过了些,也独爱农事一道。这本《要术》晚辈也只是听说过,外头的书铺和府学的藏书楼里都没有,前日在您这里看见了,就想着抄回去给父亲看一看。”
出身农家的学子宁老太爷不是没见过,其中半数要么愤世嫉俗,要么极度自卑,不是见世家如见仇人,就是对自己的出身讳莫如深,尤其在提及其父祖身份时,便是不当场拂袖而去,那脸色也不会太好看的。南陵郡那位学政贺亦孺就是一个典型。
可宁老太爷从不觉得出身有多重要,古人有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人品过得去,就没什么好挑剔的。也正是因此,当年岳西池的父亲不过一参将之子,他仍给幼女定下了岳家的亲事。
京城的世家子弟从小就会比拼家世,便是外孙当年,也被某公府子弟嘲笑过祖父是泥腿子。如今这个十二稚龄的少年却不卑不亢,神情坦荡,实在难得!当然,那另外的两个小子也不错,所以他才说岳西池会交朋友。
“只听说你父亲不良于行,倒未曾听说也爱诗书。”
苏惟生一凛,听说?岳西池不是多话之人,这位宁老太爷,怕是早将他们几个查了个底朝天吧!
面上却汗颜道,“诗书谈不上,只是家父对于庄稼和农事一向上心,让老太爷见笑了!”
“见笑?你也觉得你父亲区区农家却妄想摆弄书本,委实可笑么?”
苏惟生脸一沉,转而却肃然道,“老太爷慎言!农人爱书有何可笑?家父虽出身乡野,却给了我他能给的一切!晚辈以有这样的父母为荣!”
不良于行的农人怎么了,就算是乞丐,只要不离不弃,就是他苏惟生的亲爹!
——京城迟迟没有来人,他们一家子早把这个公那个公的抛在脑后了。
这老爷子说话也太尖刻了,因涉及最亲近的人,便是沉稳如苏惟生,也难免露出了两分怒色。
宁老太爷脸上的端凝却一扫而空,摸着胡子朗声大笑,“不错,是个好苗子!小池子没看错人!”
喜欢官居一品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官居一品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