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那边的积水,也流得更快一些。
而那些大臣,却半点不关注这些,而是悄悄的采购物资。
粮食,米,油,菜,一车一车的往府里搬。有什么要什么,平时不吃的菜,只要有,也先买了再说。
大家府邸,人多嘴杂,又关乎民生,这种事哪里瞒得住。
很快,消息便零零碎碎的传了出去。
有些聪慧的,立马反应过来,也跟着一起买。
还有些想不明白的,见大家买也跟着买,纯粹是盲从。
还有些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观望的。
就前面那两拨人,行动起来,只半日不到的功夫,便发生了很多店铺哄抢的画面。
那些掌柜的终于反应过来,有些胆子大的,当场加价翻一倍。
随着购买的人越来越多,翻倍的次数也越来越快,从两倍三倍很快到了四倍,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状况。
价格上涨,没有让百姓退却,反而来买的人越来越多,买的也越来越多,掌柜的只能限量。
限量,价格还贵,老百姓们骂骂咧咧,暗地里指责奸商发国难财。
但这个时候,更多的人,只祈祷一定要买到粮食才好。
这个时候,已经有商人看出来这件事情的价值,索性关了门,赌一把这雨还会下。
只要这雨再下,粮食便能涨无数倍。
到那时,才是真正赚大钱的。
经过了哄抢一事,城外洪水淹没良田,道路被冲毁的消息,也相继传了出来。
因为护城河涨水,城门也关上了。
粮食,柴火,米,油面直接翻到了五倍。
民众的恐慌,也在这一刻达到五日来的最高点。
京城,人心惶惶。
另外一边,凛王府的人听说了这个消息,皆喜不自胜。
他们这边本就缺钱,这一场及时雨,按照眼下的情况,起码能让他们赚到百万甚至更多。
他们有二十万两进货价的粮食,按照现在的价格,已经坐拥百万了。
而且他们入的大都是精米,精米卖给达官贵人,怎么也要翻个六七八倍,甚至十倍。
如此,只这一回,他们便能把之前损失的钱全部收回来。
书房里。
夜凛站在窗前,看着外头的大雨,眼睛生亮,喃喃一声:天助我也。
他叫来了幕僚,将这件事仔细商议:怎么把粮食高价卖出去,而又能很好的善后。
“王爷,这批粮食务必趁着这个好时机卖出去。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粮食要卖,便一定要有商铺,不能用王府的铺子,若不然,经过那些御史的口诛笔伐,哪怕卖了钱也要吐出来,还会坏了王爷的名声。”
“这个简单,找个替死鬼。”
“对,只要这批粮食,跟王爷没有任何关系便好。”
“是,王爷,属下想起来,底下正好有一间铺子,掌柜的是个赌鬼,欠下了许多债,他挨不住,都要让他的妻女去偿了。
“咱们使些手段,让他做完这件事,护住他的家人,如此,他便得为我们所用。”
有人问:“若此人不愿,该如何?”
“这种事,由不得他愿不愿,不做也得做,做也得做,聪明人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这话一出,大家就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齐齐看向首位上的夜凛。
夜凛略略想了想,当机立断:“就这么办。
“把事情做干净些,别和本王牵扯上关系。”
“是。不过,丞相府那边怕是盯得紧。”
夜凛轻笑一声:“盯便盯,只要没有证据,他能奈我何。
“小心些,一定不要让丞相府抓到把柄。”
“是,王爷?”
夜凛:“这件事,宫中那边什么态度。”
幕僚:“城外护城河的水席卷而下,城外的村子全被淹没,死伤无数。
“京兆尹工部的消息,一封一封的往宫中报,这个时候还没关注到粮食的事。
夜凛嗯了一声:“做低调些,别太招摇,这样的天灾,不愁卖不出去,小心为上。”
“是。”
“那这粮食是现在变卖,还是再过两日?”
夜凛低头沉思。
若现在卖,已经涨到五倍,他可以涨到六倍七倍。
但,若过几日,便能十倍起底,只看这雨会不会再下。
若现在不卖,若明日雨晴,便失了时机。
若现在卖了,明日依旧大雨,那便又损失一大笔赚头。
夜凛想了好一会儿,开口:
匀一半出来,今日卖了,卖十倍的价格。
留一半,等过几日看看。
今日卖一半,用十倍,他也足够有赚头。
他的大多都是精米,卖给那些达官贵人。
粮食对于他们来说,本就是一点小钱,涨十倍不过说出去不好听,但是对于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而且这些人最怕死,若能用些银子买命,他们比谁都积极。
底下的幕僚们一听说十倍,皆倒吸一口凉气,但是对于主子发的话,也不敢反驳。
“是,王爷,属下这就去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