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
张飞压低声音,豹眼圆睁。
“这鬼地方还有人?看着不像那些鬼玩意儿,可这架势……有点邪乎!那俩小子,一个摇扇子,一个冷着脸,不像好人!”
他的大手紧紧攥着丈八蛇矛。
关羽丹凤眼微眯,手已按在青龙偃月刀的刀柄上,长髯在寒风中微动:
“三弟莫急。观其护卫,步伐沉稳,眼神警觉,是见过血的。那二人气质不凡,非寻常之辈。是敌是友,尚未可知,须得小心。”
刘备也凝神观察,心中惊疑不定。
朝廷大军已撤,曹操都选择了退避,这禁区深处竟还有这样一支装备精良、气质卓绝的车队?
他们是谁?
为何而来?
是敌是友?
就在刘关张三人屏息凝神之际,异变陡生!。
那身着锦袍、面容冷峻的少年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刘关张藏身的怪石堆,眉头骤然一拧,右手猛地抬起。
“戒备!”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般的穿透力,瞬间打破了林间的沉寂。
几乎在他出声的同时,车队护卫武士如同绷紧的弓弦骤然释放。
呛啷啷一片利刃出鞘的寒光,训练有素地散开,瞬间组成了一个攻守兼备的阵型,将车队核心护住,冰冷的杀气如同实质般弥漫开来,矛头直指刘关张藏身之处。
气氛瞬间紧绷如弦。
那布衣羽扇的少年目光也投了过来,眼神中闪过一丝了然,并无太多惊讶,只是羽扇轻摇的动作停了下来。
他看向锦衣少年,微微颔首,似乎确认了对方的判断。
刘备心头一紧,知道行踪彻底暴露。
对方反应如此迅捷凌厉,绝非善与之辈。
他深吸一口气,按住几乎要跳出去的张飞,沉声道:
“勿慌!对方似乎并非不死药邪物,现身。”
他率先从怪石后走出,双手摊开,示意并无武器在手。
关羽、张飞紧随其后,关羽手按刀柄,凤目含威,张飞则紧握蛇矛,豹眼圆睁,浑身肌肉紧绷,如同蓄势待发的猛虎。
几名亲卫也紧张地跟了出来,形成一个小小的防御圈。
“我等乃避祸之人,并无恶意。”
刘备朗声开口,声音在寒风中传开。
“敢问前方是哪路义士?缘何深入此等绝地?”
车队护卫并未放松警惕,刀锋依旧雪亮。
那锦袍少年、上前一步,锐利的目光在刘备三人身上来回扫视。
尤其在关羽、张飞那异于常人的威猛体格和精良兵器上停留片刻,眼神中精光闪烁,似乎在飞速评估对方的实力和意图。
他并未回答刘备的问题,反而冷声反问:
“避祸之人?这禁区深处,九死无生之地,能避什么祸?尔等甲胄虽简,却染血带煞,身后士卒亦非庸手。报上名来。”
他语气咄咄逼人,带着强烈的质疑和审视。
“嘿!你这小白脸,口气倒不小!”
张飞忍不住吼。
“俺大哥问你是谁,你倒审问起俺们来了?”
“三弟!”
刘备低喝一声,制止张飞,目光坦然迎向锦衣少年:
“在下刘备,字玄德。此乃我二弟关羽关云长,三弟张飞张翼德。”
我等确为避祸而来——避的是‘见死不救’、‘背弃黎庶’之祸!朝廷大军已撤,禁区百姓犹在炼狱煎熬,我兄弟不忍独生,故折返禁区,欲寻一线生机,救民水火!”
刘备的话语掷地有声,带着一股悲怆与决绝的力量。
这番话让锦衣少年锐利的眼神微微一凝,审视的意味更浓,似乎在判断话语的真伪。
就在这时,那一直沉默的布衣羽扇少年开口了。
他的声音温润平和,如同清泉流石,瞬间冲淡了几分剑拔弩张的气氛:
“心存黎庶,虽九死而犹未悔。阁下此志,令人动容。”
他目光清澈,落在刘备坦荡的脸上,又扫过关羽、张飞那毫不掩饰的愤怒与坚定,羽扇再次轻轻摇动起来,仿佛拨开了些许迷雾。
“在下南阳诸葛亮。这位是颍川司马懿。”
听了名为诸葛亮的少年的介绍后。
刘备随即抱手说道:
“在下刘备刘玄德。”
关羽丹凤眼微睁,手依然按在刀柄上,沉声道:
“关云长。”
张飞则哼了一声,瓮声瓮气:
“张翼德!”
他豹眼依旧瞪着司马懿,显然对刚才的“审问”耿耿于怀。
“原来是玄德公与关张二位将军,失敬。”
诸葛亮再次拱手,神态平和,仿佛刚才的剑拔弩张从未发生。
司马懿也略一拱手,算是回礼。
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在关羽那柄隐隐透出煞气的青龙偃月刀和张飞手中粗壮沉重的丈八蛇矛上逡巡。
“天命可期,人事亦需借力。”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扫过司马懿身后那支装备精良、杀气凛然的车队护卫。
诸葛亮目光灼灼地看向刘备,声音清晰而有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