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傅再次拒绝:“我等欲迁官,第须控两匹马与内侍,何必来此!”】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对于苗傅的不接受赵构安抚的决定非常赞同,虽然他并不欣赏这种发动兵变逼迫天子的人,但这个举措显然非常明智:“宋高宗又没有明确答应处置康履等人,他都没有直接下诏定罪,如何能够作数?还加封苗傅和刘正彦官职……这不就跟俺当年到达南京城外了,朱允炆那小子派人来讲和,说什么划江而治一样可笑。”
苗傅和刘正彦都直接起兵发动兵变了,这和造反也没有差太多,如何能够指望赵构这么一个轻飘飘的承诺去处置康履等内侍?又如何能够指望赵构在此时说的升职、无罪的话最终能够履行?
虽然天子一诺理当重逾千金,但天子想要反悔的话,难道很难吗?并不。甚至不需要直接否定自己曾经的话,只要再找一个新的理由,就可以处置掉苗傅和刘正彦等人了。
况且,赵构的脸皮显然没有那么薄。
都做到这一步了,再多做一点又有何妨?反正一旦事情有变,苗傅和刘正彦都是被处死的结果,这时候又为什么不多达成一些目的呢。
【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赵构便向百官大臣寻求建议。但显然,大家对于出几个内侍平息动乱都觉得还是比较划算的,况且苗傅等人眼见相当坚定、不达目的不罢休,那便出几个内侍吧!】
【当时主管浙西安抚司机宜文字的时希孟就直言:“中官之患,至此为极,若不悉除之,天下之患未已。”没错,在时希孟眼中,中官内侍就是罪过不小的,即使没有苗傅等人兵变,他们对于天下的祸患也很大。
时希孟的观点也代表了不少士大夫对与康履等人的看法。
军器监叶宗谔则是说:“陛下何惜一康履!姑以慰三军。”和三军将士比起来,康履不过区区一内侍,算得了什么!】
【赵构无法,最终只能让吴湛把康履送了下去,苗傅等人立刻当场将康履腰斩。】
喜欢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