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宋朝方面一如既往,未能对于金军做出有效应对。荆湖沿江措置副使王义叔听到金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就立刻坐船遁去;而掌握这一带大权的江东宣抚使刘光世却压根不在此处,而是在江州,根本不知道完颜宗弼已经分出一支兵马到达黄州;随后即使知道有敌袭,却还以为只是黄州和蕲州之间的盗贼而已。】
【总之,金军成功地攻克了黄州,渡过长江,且随后也没有遇到什么阻拦,便一路南下、快马加鞭地赶往隆佑太后所在。】
【十一月初八,距离黄州被金军成功夺得已经过去了十数日,方才得知金军南下到此的消息不久的隆佑太后开始动身,先是急忙跑到了虔州(江西赣县)。】
【其中,隆佑太后和部分妃嫔走陆路,其余人则乘船沿赣江而上,百官则各自从便路进发。】
【而在隆佑太后等人决定向西南而去之时,洪州知州王子献立刻包袱款款抢先一步跑到了抚州,无奈之下,又临时任命李积中处理洪州事务。】
【不过,等到隆佑太后和官员们撤离,金军到来后,李积中直接举城投降。】
唐朝,贞观年间。
“金军的底气可真足啊,”程知节看着被完颜宗弼分出来的这一支金军南下的路径和布局谋划,不由感慨道,“本就是开国之初的军势,宋朝又给了他们这么多的底气。”
虽然完颜宗弼的中路军是金朝此次南下作战的主力所在,但是完颜宗弼这次兵分两路,显然也没有给追击隆佑太后的这一路分出太多力量去,毕竟大军的核心目标还是赵构嘛。
而虽然金军也差不多扫清了在中原河南一带的宋朝遗留势力,但隆佑太后所处的西南一带显然是没什么金朝的根基的。换句话说,这里是宋朝的地盘,金军还没有成功染指、打下桩子过——既然如此,金军在此地就完全属于异地作战,随时都有可能被宋朝反过来包围并吃掉这一支兵马。
谁让他们算是孤军深入呢?
可金军偏偏就这么做了,还一点都没有稳扎稳打、稳步行军而防止被宋朝从后偷袭断掉退路的打算,只是一路急行奔着隆佑太后。
这算是他们犯下了严重的军事错误吗?不算。
毕竟,在金军眼中,在他们的估算之下,宋朝大约是没有什么反过来主动攻打金军、断掉金军退路的可能的。
这就是宋朝送给金朝的底气啊!
“进则是山,退则是江,且又孤军深入,如此横行肆无忌惮,只能说是金朝的情报工作做得相当到位,又把握准了宋朝将领臣子的心思。”李世民也道,金军从黄州渡江南下,行进路线就是夹杂在山脉和长江之间,并不宽阔,这样的地理条件其实并不是一个适合这样行军的地方。
可宋朝大部分臣子、将领,能够不弃城逃跑就是不错的表现了,主动出击金军,那完全可以算作是稀有物种——特别是在此时金军主动发起进攻的情况下。
至于说金朝的情报工作……虽然不清楚具体情势不能直接评价,但是到目前为止,起码要比宋朝做得好多了。
【金军一路横行无忌,完全不担忧自己被抄了后路,也不担心自己会遇到强敌。】
【事实证明,这一支金军的判断是正确的。】
【隆佑太后这一路跑得很仓皇,而又显然没有赵构的跑路天赋。
十一月十七,太后等人跑到了吉州(江西吉水县),二十三日,金军就到了吉州,晚上隆佑太后等人才趁夜坐船逃走,第二天到了太和县。】
【就在这逃亡过程中还发生了意外:到了太和县后,隆佑太后等人乘坐的舟船的舟人耿信直接造反,卫兵尽皆溃散,宫人失散百余人,随后太后等人逃到了山谷之中,暂避劫难。】
【而在金军再次到来后,隆佑太后没有再敢走水路,还是通过陆路、乘坐农夫肩舆奔向了虔州。】
【这时候,完颜宗弼带领的主力兵马已经攻破了建康,把赵构赶去了海里。】
金朝,天会六年。
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等着完颜宗弼主力大军的情况:“这次应该能抓住那康王了吧?!”
太后也重要,但是如果真的没有抓住也没什么,说到底也还是太后而非皇帝——虽然他们称呼其为康王。
可他们这一次主力南下,还专门安排了西路和东路来压阵,为的就是抓住康王赵构。为此,还舍弃了西南经略,把所有的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东部宋国领土和康王等人的身上。事实上,虽然赵构非常重要,但经略西南这件事同样不是什么小事,若是能够把西南地区也纳入大金治下……
可为了赵构、为了宋国,大金已经把这一方面的战略暂且搁置了。若是这一次还抓不到赵构……
大金也是需要一段时间休养生息的。当然并不是说就此不和那宋国作战了,但是这样大规模的、举国之力的战争可能就需要缓上一缓,才能继续发起。
完颜晟则死死盯着最后那句话:把赵构赶去了海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