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完颜晟此时对于册立刘豫的主要诉求还是在于“欲豫辟疆保境,我得按兵息也”。】
汉朝初年。
“所以,这个刘豫虽然得了册封,但他的根基可靠。”刘邦指指点点,“金太宗完颜晟大约是愿意留着这么一个傀儡的,而最能够保证支持他的则是完颜宗翰……等到完颜晟没了,完颜宗翰势力衰落,刘豫很有可能就没有日后了。”
虽然看起来金朝确实是想要建立一个屏障藩属,但是这之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事情:刘豫在某种程度上是和完颜宗翰绑定的——完颜宗翰的势力日益庞大,完颜晟还会容忍,下一个皇帝完颜亶呢?
虽然拥立完颜亶就是看在他年纪小的份上,但是偏偏正因如此,完颜亶更不会能够容忍完颜宗翰。
人总是会能够记得自己弱小时的耻辱的。
而皇帝这个身份,只会越发加强对这种境遇的记忆,而不会让完颜亶变得心胸宽广起来。
【而刘豫称帝后,确实是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金朝对他的希望。】
【在他登基后,便将年号定为了阜昌,随后更是迁都汴京,并招募乡兵,从而增强武装力量,并为进攻宋朝做准备。】
【刘豫一边试探性地对宋朝出兵,兵锋由陆路渡江前往江浙;一边持续联络金朝,特别是完颜宗翰等人,想要联合金朝,配合金军主力,以完颜宗翰、完颜宗辅和完颜宗弼等人为首,己方获得更大的利益和更轻的压力。】
【金朝这一边也是有着同样的打算。虽然先前一直将抓住赵构列为了最高军事目标,也将主力投放在了中路南下江淮,但是完颜晟本人眼中看重的地区也绝不只是在江南的赵构,还有川陕之地。】
【完颜宗辅等人同样也想要据有川陕之地,毕竟这一大片地区的利益着实可观,不过因为金朝内部突发的一个事件,此时联合刘豫攻打川陕的计划暂时搁浅。】
【不过,金朝在川陕地区还是有着进展。天会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镇守川陕要地的完颜撒离喝请求允许攻取剑外十三州,完颜晟同意了,随后完颜撒离喝带领他麾下的将士成功攻取剑外十三州。】
【刘豫并没有放弃联合金军的打算,在之后,他又派遣使臣拜谒完颜晟,请求完颜晟派出五万兵马南下,在淮南一带再次建立一个类似齐国的藩属屏障。】
【这一想法并没有得到金朝核心军功贵族的全部支持,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都认为并不合适,而完颜宗辅则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想法——完颜晟因而任命完颜宗辅为权左副元帅,完颜昌则接替了右副元帅一职,完颜宗弼带领先头部队,调动五万渤海、汉军南下支援刘豫。】
【这时是天会十二年九月。】
【完颜晟定下基调后,金朝的动作很快,九月就南下与齐国兵马会合,开始渡江南下。】
【而这一次,听闻金齐联军南下,宋朝朝中照例一片慌乱,主流声音再次是建议赵构外出巡幸,并且分散百官——可赵构这一次又突然觉得自己不能这么做,而采纳了知枢密院事赵鼎的建议,要亲征。】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习惯性地开始思考金国和齐国内部的各种问题。
攻打川陕地区……这倒不意外,毕竟陕西一带金军就始终在不断尝试推进,完颜……完颜娄室现在应该就是在那边,而川蜀地区,凡是对中原有点野望、又对大宋及之前的历史有些了解的决策者,就不能放过川蜀。
剑外十三州就是进取川蜀的一个关键——剑阁峥嵘而崔嵬啊!
而刘豫又想要劝说完颜晟建立一个类似齐国的藩属国……他是想要减轻齐国的压力,还是想要给自己再找一个权力地位低于自己的地方?也或许是二者兼有。
只是在淮南一带,刘豫是想要把齐国的重心放在川陕地区,或者说减少对江淮大宋的关注?
至于金朝内部的不同意见,反倒是比较简单。
或许这个时候确实不是一个很好的再次出兵南下、扶持建立傀儡国的时机,毕竟后面完颜晟调动的都不是女真人自己的兵马,连契丹兵马都不是,而是渤海人和汉人。想来经过数次的南征,金朝也需要休养生息,恢复耕种,发展经济,并不能全力投入到作战中了。
但是完颜晟既然最终还是能够调动出来五万兵马,虽然是渤海人和汉人,可还是证明了金国并不是完全没有余力,去在已经不能说是完全属于大宋治下的淮南一带扶持一个伪朝。
那么完颜宗翰和完颜宗辅的不同意见显然就还有其他原因,不就是权力争斗嘛!
齐国就是在完颜宗翰的主要控制下,完颜宗翰显然没必要在这个需要求稳、发展的阶段跑去冒什么险;而完颜宗辅则显然想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又有完颜昌这一个被完颜宗翰抢了先机的人……
赵匡胤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
金人不好,就是他的快乐!
虽然金人不好也不会是立刻的事情,但是完颜氏内部已经有了这么多的矛盾,等到新主上来,除非有人已经过世,否则剩下的这些现在手握大权几近一方诸侯的人,没一个能有什么好下场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