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会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完颜晟驾崩于明德宫,年六十一。】
【正月二十五日,完颜亶灵前即位。】
【三月初七,完颜亶给完颜晟上谥号为文烈,庙号太宗;三月十二,将完颜晟葬于和陵,后又更名为恭陵。】
【到了贞元年间,完颜晟又被改葬到了大房山(北京房山区),陵墓依旧称为恭陵。当然,他不是自己一个人被迁走的,一同被迁去大房山的还有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睿陵。】
金朝,天会六年。
对于自己最终的庙号和谥号,完颜晟还是满意的,这是对自己一生功绩的认可,也是盖棺定论,文烈,文,烈,是个好谥号!
至于说自己驾崩的事情……除去驾崩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包括自己一脉的后续、自己一些政治理念的落实以外,单纯论驾崩此事,完颜晟倒并没有太大不甘心。毕竟,自己已经六十一岁了,享寿六十,这个岁数不算小了!
他的兄长没有活过六十,弟弟斜也也没有,在兄弟之中,他的寿数已经相当之长。
至于皇陵的名号,和陵不错,恭陵也可以……嗯?迁陵?怎么突然就要迁陵了?
还不止自己一个人被迁陵,就连太祖的睿陵也要被迁走?
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完颜晟被这莫名其妙的发展惊住了,他看了这么多太宗故事,就没见谁还被迁陵的,至多不过是后来被改了庙号而已。怎么到了他大金,就会有这么突出的表现?
他开始在心里列出正常情况下迁陵的原因。嗯,为什么说是正常原因,因为若是出现了一个脑回路神奇的皇帝,有事儿没事儿的非要迁一下太祖太宗陵寝,也不是不可能,但这显然不能列入到正常考虑范围中去。
首先,有可能要迁都,所以葬在原有都城附近的皇家陵寝就要随之迁移……但是此次迁移的神迹只提到了太祖太宗陵寝,难道大金在完颜亶这小子在位期间就迁都了?还是说后来君王迁的都,但是只迁了太祖太宗陵寝,把其他皇帝都扔在原地不管了?亦或者是神迹没有提到?
不过,就算要迁都,也不是一定要带着祖宗陵寝走啊,看看那明朝,那明太祖的陵寝不就还在原地没有动弹么;还有之前的那些王朝,皇帝们也不是都非得葬在一处。
那么就是第二个猜想,原有地区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皇陵不能继续留在这里,所以才有了迁陵之举——是战争,战火烧到了这里,让大金都没有信心保证皇陵的安全了?
但逻辑也不是很通顺。
若是大金连太祖太宗的皇陵都没有信心保全,怎么还有心思和时间精力去迁陵?
不说别的,历史上那么多遭受战火的王朝,没有一个还想着迁走先祖皇陵的;像那宋国,那更是将皇陵统统都扔在一边不管了。
完颜晟思绪遭遇卡壳。
他想了想,决定把那个被提前排除的思路加进来,为什么不能有一个脑回路不同的皇帝呢?
一旦将这个方向加入考量,那就什么逻辑不通都没有了——反正这种人什么都能做出来,迁皇陵而已,一点都不算稀奇。
实话说,若是一定要将这个方面加以考量,完颜晟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一脉被灭的事情……这不会是同一个人干的好事儿吧?
完颜宗干等人就看着皇帝神色变幻莫测,有些人已经开始担心,是否是皇帝不能接受、不愿意接受自己驾崩,或者不愿意接受完颜亶登基的事情……他们是不是应当做些什么准备?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对于完颜晟的水平还算认可:“接下来,收归女真贵族权力,加强中央的任务,就交到完颜亶手中了……或者说,完颜宗干等人的手中。”
反正完颜亶眼瞅着是不可能有什么直接掌权的可能的,真正理事的还要看完颜宗干那一杆子人;至于说他们本身就是贵族,不可能收归贵族权力……他们是贵族没错,但是当他们代替完颜亶掌握大权的时候,有些事情就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划分清楚的。
“所以,完颜亶就是为金朝的领土奠定了大体格局,又在初期平衡好了各方关系,保证了金朝初期的政局稳定。”刘启明白他父皇的意思,总结道。
虽然确实是女真贵族力量不小,神迹开头也讲到过完颜亶直接下放了一部分官员任命权给完颜宗翰等人,但是到底政局还是被完颜晟维持的很稳定,整体的方略也还是在皇帝手中,中央和地方没有失衡……
从这方面看,完颜晟确实是做好了一个朝代的太宗职责。
只不过,这个继位问题终究是一个隐患,刘启想了想,但也不能全归结为完颜晟的失误上——隐患会不会被挑明爆发,最终还是要看继位者的水准。
完颜亶的水平究竟如何?
【好了,本期万界故事会:那些神奇的太宗们之金太宗,到此就结束了!】
【接下来,将由金朝幸运观众抽取本次故事会的经典彩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