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败笔。
哦,接下来还得思考怎么处理和看到这种发展的完颜亶的关系……
这时候,完颜宗干已经开始怀疑标题中的“天才”到底是在指谁了,是指完颜亮吗?还是指完颜亶?
完颜宗弼虽然看起来和置身事外一般,但实际上他也在头疼完颜亶。
【杀掉完颜亶后,完颜亮并没有被立刻拥立。】
【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确实如此,完颜秉德几人都有所迟疑。而仆散忽土与之不同,到底是一心记挂完颜宗干的恩情,说出“皆先太师所赐”的人,一力当先,表示了奉完颜亮为主的意愿,一群人这才奉完颜亮上座,参拜他并口称“万岁”。】
【随后,完颜亮以完颜亶要商议立后一事为由,召时任左丞相、兼都元帅的完颜宗贤进宫,又让葛国王完颜雍召太保、领三省事兼左副元帅的曹国王完颜宗敏进宫,随后杀掉了这两人。】
【十二月十一,完颜亮就此登基,,年二十七,改元天德。将完颜亶降为东昏王,先是将其葬在裴满皇后的墓中,随后又改葬到了大房山诸王同葬的地方。】
【跟随他起事的几人自然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坚定支持自己的萧裕,虽然起事之时萧裕身在外地未能参与,但完颜亮也还是给他加官升职。】
【天德二年正月二十七,完颜亮颁布了七件事,励官守、务农时、慎刑罚、扬侧陋、恤穷民、节财用、审才实。】
【除去嘉赏功臣,完颜亮还照例追封了自己的父亲完颜宗干为皇帝,尊奉嫡母生母为皇太后,并封自己的儿子为王,任命自己的弟弟完颜兖为都元帅。】
【接下来,完颜亮:甲.稳定朝纲,加强治理
乙.稳定朝纲,加强治理,削弱宗室
丙.稳定朝纲,加强治理,削弱宗室,处理大臣】
隋朝,开皇十八年。
如果说,看完颜亮提出来的那七件事还确实比较靠谱的话,那接下来神迹给出的选项就让杨坚有点绷不住了:“这么着急?刚登基,他就打算对宗室下手了?”
怎么着不得等上个一年半载的?现在说是天德二年,但实际上天德元年也不过一个月不到而已——这么短的时间,完颜亮整理好了各处的人手了吗,就打算开始削弱宗室了?
而且他的这个削弱宗室……不会就是前面的“杀太宗子孙七十余人,周宋国王宗翰子孙三十余人,诸宗室五十余人”吧……
这也太狠了,削弱宗室也没必要这么上来就杀,要杀也应该缓缓图之,直接一窝全杀了算什么事?
杨坚大受震撼,他表示不理解。
独孤伽罗同样不太理解,但既然完颜亮这么做了,那也没什么纠结的必要了,倒是后面:“那个处理大臣是指什么?若说是处理那些反对他的、对他不利的完颜亶旧臣,那为什么要单独列出来?放在稳定朝纲中不就可以了。”
她和杨坚对视一眼,除非,这些个被处理的大臣,并不完全算在是传统意义上,登基以后处理反对派的“稳定朝纲”之中——既然不是反对派,还能是谁?这么快就对从龙功臣下手了???
……这比上来就处理宗室还离谱啊!
处理宗室说到底也还算正常流程,起码对于金朝这么个需要强化君权的王朝而言。
金朝,天会六年。
完颜晟已经确定这就是让自己的子孙蒙难的那个仇人,但是对于完颜亮的行事风格,他也有点词穷,想对完颜宗干嘲讽一句“你这个儿子可真是雷厉风行”,想了想又收了回去,转而换了另一句话:“看来,你给他遗留下来的势力还真不少啊!”
如果完颜亮没有失心疯,也没有丢掉脑子,而是在万全准备——起码是在他自己认为的万全准备之下开始处理宗室,又处理功臣,那么他手中起码有一批在他眼里会支持他的力量。
这其中一部分应当是他自己拉拢过来的,另一部分就必然是和完颜宗干秉政多年有关;或者说,他自己拉拢过来的那部分中,有一些和他完颜宗干之子的身份都脱不了干系。
这样的发展让完颜晟开始思考自己一贯以来的端水且宽待宗室的政策。
但是宽待宗室,在几个核心宗室重臣间端水,本身也没什么毛病啊?!特别是眼下,大金正是在对外征战的时候,不可能离得开那些骁勇善战的宗室将领;大金也是建国不久,内政方面也需要宗室协力,共同建立新的制度和秩序。
说来说去,他的政策没问题,那就是谙班勃极烈、日后的皇帝的人选有问题!
完颜亶就不是一个能担得起大金在转变阶段的担子的人!
完颜晟一边按下了【丙】,一边把忧虑和希冀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弟弟完颜杲。
【到了天德二年,完颜亮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没必要拖得太久,便开始了他心心念念的削弱宗室政策。】
【当然,在削弱宗室的同时,他也顺手处理了一批让他始终心存疑虑和不满的大臣——特指那几个跟随他干掉了完颜亶的臣子中的某几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