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晟随后按下了【甲】
【九月初一,完颜亮任命太保、判大宗正事完颜奔睹,也就是完颜昂为枢密使,并保留太保职务。】
【九月二十一,完颜亮准备御驾亲征。】
【在军队方面,他将各路大军分为三十二道,分属三十二总管,分别隶属于左右领军大都督府。】
【太保、枢密使完颜奔睹为左领军大都督,尚书右丞李通担任副将;尚书左丞纥石烈良弼为右领军大都督,判大宗正乌延蒲卢浑则为副将。御史大夫徒单贞为左监军,同判大宗正事徒单永年为右监军;左宣徽使许霖为左都监,河南府尹蒲察斡论为右都监。】
【在进攻路线上,完颜亮也做出了计划。】
【首先,也是金朝此前未有过的,完颜亮直接动用了水军。工部尚书苏保衡为浙东道水军都统制,益都府尹郑家担任副将,率领战船数百艘,七万兵马以及所需的辎重,经由海道直接奔赴宋朝京城临安。】
【随后,一路军从蔡州(河南汝南县)出发前往荆南,约十万人,太原府尹刘萼为汉南道行营兵马都统制,济南府尹仆散乌者为副将;
另一路则经过凤翔(陕西凤翔),前去攻取川陕交通咽喉散关(陕西宝鸡市西南),兵力五万,河中府尹徒单合喜为西蜀道行营兵马都统制,平阳尹张中彦为副将。】
【而早在正隆四年,完颜亮就废除了皇统议和以来在金宋边境开设的榷场,断绝了宋朝从这里购买战略物资的可能,也进一步封锁了金朝动兵的情报。】
【此时,宋朝在位的君主,依旧是赵构。】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脸色一凝,完颜亮当真是早早就开始做准备了——那么,即使发生了契丹诸部反叛的事情,他的各路兵马应当也已经召集完备,对于大宋的情报显然也当是早早搜集;而既然他打算御驾亲征,那么不论金国国内究竟暗中有多少力量想要趁机反对他,他军中的力量也应当已经齐备。
面对这样的敌人,大宋情况如何了?
在议和多年之后,大宋有获知到金国意欲动兵的消息吗?有加紧边防、布防兵马吗?有收集到足够的有效的情报吗?
完颜亮,可是提早两年,就已经关闭榷场了。而这个动作,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他的想法:起码,他并不满意于完颜亶在位期间的政策。
有了这个消息,大宋其实就应该意识到,边疆战备该准备起来了!
况且,况且,这次完颜亮准备之充足,想法之大胆——他都在战前计划中直接动用水军了!这对于金国来说,几乎可以算作是一个没有先例的做法;更不用说,他给水军的目标,是抛下其他,直扑大宋如今的京城!
若是大宋在海上疏忽一二,那后果……赵匡胤完全不敢朝着这个方向想下去。
虽然大宋的宗室们并不都聚集在京城中,在经历了先前的事情后更不会这么做,但是若真的再发生一次京师被破、皇室朝臣被掳的的事情,那些四散的宗室又能起多少作用?怕是在选择天子的时候就得消耗一番力量。
赵德昭脸色变来变去,最终还是道:“爹爹,我们还是祈祷大宋一线军民们能够出现力挽狂澜之人吧。”他也对这时候的大宋朝廷没什么信心。
唐朝,贞观年间。
“水军?完颜亮这一次居然想着直接动用水军了?还是直指宋朝京城。”李世民眼睛一亮,这个想法确实不错,想来完颜亮也是吸取了金朝先前的教训,因而打算在水路上做一做文章。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水军啊!御驾亲征啊!
李世民眼睛一下子就射出了两股光芒,明亮无比。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地心腹大臣们,希望着他们之中能有一个人体察一下上意,为君分忧解难一二——毕竟,他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直接入海的水军。
可惜,贞观群臣有一个算一个,纷纷移开了视线,躲开了他如有实质的视线:不说别的,只一点,长安可和临安不一样,离海那是相当远,陛下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尉迟敬德尝试转移话题:“所以,他是打算开辟两个方面的战场,川陕是一个,江淮则又是一个……中路军是否会分兵?”
房玄龄立刻接过他的话:“应当会。中路军理当会有一支分出来,用以支援策应川陕战场。”分兵作战,一个重中之重就是各路兵力都应当有所呼应,相互策应。而不说到时候最终执行时的情况如何,只说战前策划中,若是完颜亮连这都想不到,那他也没什么南下作战的必要了。
长孙无忌对于这些并不说什么,他见这一条话题差不多要结束了,转而又提了一点:“完颜亮打算用水军,这确实是个好方法。但是金朝现如今的水军战斗力究竟如何?”
“而且,”他皱眉,“我总觉得前面契丹诸部叛乱中还有点问题……西北招讨司出问题也就罢了,但是战火是怎么从西北一路烧到东北去的?中间……不应当正是新京城,中都的控制范围内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