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耶律楚材再次向窝阔台上了一系列建议,可概括为《便宜一十八事》:各郡设置官吏来管理百姓;设万户统领军队,各万户间势力均衡,以相互节制;
安抚中原百姓,不得任意苛征,州县长官非奉上司之命而自行征发粮差者,按律治罪;州县长官将官物进行买卖或借贷者,按律治罪;蒙古、回鹘、河西诸族人,凡种地而不纳税者,按律处以死刑;监察官盗物者处死;
应判死罪者,均该申报朝廷,批准后才能行刑;
禁止各地贡献礼物。】
【对于耶律楚材的建议,窝阔台悉数采纳,全部执行了下去,只除了最后一条禁止贡献礼物的提议:“彼资源馈献者,宜听之。”】
【此外,窝阔台还初步定下了蒙古的赋税制度。是的,蒙古先前是没有明确的赋税制度的,他们大体上依旧遵循着传统草原部族的习俗,若是出征夺得的财物,上交一部分,自己留下一部分;而留守在家的妻儿则要上交一部分。】
【窝阔台则规定:蒙古百姓有马百匹的人要上缴一匹母马,有百头牛的人要上缴一头母牛,有百头羊的人要上缴一头母羊,定为永制。
随后,又开始设置仓廪,设立驿传。】
【接着,窝阔台又命人开始统计河北汉人的数量,按照户数统计,由此来确定赋役,这项工作被交给了耶律楚材;他又让人在西域也展开这项工作,只不过西域的计量方式是按照丁口,马合木·牙剌瓦赤负责这件事。】
隋朝,开皇年间。
杨坚又是惊叹又是点头:“看来这个窝阔台确实对于蒙古的内政治理有一定认识。”
让他惊叹的正是窝阔台和耶律楚材施行的政策——这不应该是开国时期就定下的内容?结果居然一直拖到了太宗时期。
不过想想蒙古先前的情况,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他们先前都还在草原上,连正儿八经的国家都没有;成吉思汗整体上又一直忙于征战,也没有太多时间处理这些治理方面的问题。
或者说,在先前,原先的传统的治理风格就是所有人认同的。
那么在现在,窝阔台能在自己登基的最初就下达了这些诏令,还听从了耶律楚材几乎全部的谏言……
他对于蒙古的认知和掌控还是可以肯定的,而他个人的性格也由此可见一斑,那就是,并不是十分苛刻之人——只要被他认可。
————
————
马合木·牙剌瓦赤,《元史·卷二》中写作“麻合没的滑剌西”。
后续的事实证明,蒙古的这一套传位制度下来,搞动作的地方多了去了。
喜欢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