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说的窝阔台的那句话是哪句话?当然是窝阔台对耶律楚材的那句“尔欲搏斗耶?”——正儿八经的王朝中,皇帝哪有这样对臣子说话的?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在蒙古,在窝阔台统治下,所有人奉行的实际上还是蒙古草原的那一套!
辽朝,会同年间。
若说关于窝阔台治下的蒙古中奉行的究竟是什么规矩,不仅宋朝的几人有所察觉,同为草原部族出身的耶律德光更是感受清晰。
窝阔台作为大汗,自己就能对着耶律楚材这样的近臣重臣说出“搏斗”的话,那那些占据蒙古几乎全部的官爵的蒙古王公、功臣、中下层将领们,都是什么样的行事作风,什么样的认识判断,可想而知。
但正因为如此,所以窝阔台把中原课税包了出去,让中原百姓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这件事,对于蒙古而言,对于那些蒙古权贵而言,并不重要。
而觉得这些事情非常重要的耶律楚材等人,他们的意见只要不得到窝阔台的认可,那么对于蒙古也没有什么影响。
耶律德光有些感慨地笑了——真正有影响的,是对于窝阔台的继承问题啊!
他们契丹人也好,那些蒙古人也好,规矩什么的都和中原汉人完全不同。不说别的,就说“太子”这个称呼,放到汉人那边,那就是一个绝对的、独一无二的、政治意味深厚的称呼,但是对于他们呢?
当年,他大哥耶律倍被立为皇太子,但他这个二儿子也同样被称作太子。
在这样并没有像汉人那般制度化的时候,太子的称呼可不能决定最终的继位人选,大辽如此,想来那个蒙古也一样——窝阔台的几个儿子,阔出是他喜欢的,多半有个阔出太子的称呼,但是阔端,大约也一样会被称为阔端太子。哦,还有个长子贵由……
而纵观威望甚隆、宛若神明的成吉思汗死后的继承情况,所有人就都能发现一个问题:大汗死后,他指定的继承人也未必会真的成为继承人。
而窝阔台在位期间,从他的言语中,看起来他也没怎么能够改变蒙古的传统,没有借助中原汉制等方式树立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继承制度,奉行的基本上还是蒙古传统。
那等他死了,谁能够继承他的位置?
亦或者,帝系转移,转到……拖雷一系中去?
【窝阔台的做法,除去他被这样高额的价码打动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同样发挥了作用。】
【那就是他的身体状况,和他的精神状况。】
【蒙古对酒有着相当的喜好。不少蒙古王公都倒在了“酒”上面,包括窝阔台自己的第五子合失,就因饮酒先于窝阔台而死,就连拖雷之死也有观点认为与饮酒有关。】
【窝阔台本人也极为嗜酒,日日都与大臣酣饮,时常举办宴会,有事没事就喜欢去饮酒。】
【耶律楚材屡屡劝谏,窝阔台都不听。甚至有一次,耶律楚材干脆拿着已经被酒腐蚀的铁质酒槽展示给窝阔台看,并认真劝他:“发酵的酒曲能够腐蚀物体,铁器都这样,更何况人的五脏六腑?”】
【窝阔台很感动,他也清楚自己嗜酒并不好。】
【事实上,在他自己总结的那个“四功四过”中,其中一过就是自己身为大汗,却沉湎于嗜酒。】
【但是知道归知道,窝阔台一直也改不掉。】
【因此,到了奥都剌合蛮出现的太宗十一年时,窝阔台已经因为饮酒,身体出现问题,对于朝政也没有原本的精力和心气。】
【但嗜酒带来的影响当然不只是他对朝政无心也无力,他的身体在不断走向衰败。】
【同时,在继任大汗之位后,他一边饮酒,一边还有着另一个爱好:射猎游乐。】
【再加上早年窝阔台确实多有征战,对身体同样存在损伤,于是,他的健康状况逐渐出现了问题。】
大蒙古国,太祖年间。
一众蒙古王公看到这部分内容,都不由陷入了沉默。
嗯……过度饮酒确实不太好。但是,酒真的是个好东西啊!特别是那些陈年佳酿,多好!况且,喝酒不是他们蒙古自古以来的传统了嘛,所以也不能全怪他们啊。
一同沉默的人中,也包括了窝阔台,以及被告知自己的死亡疑似可能与饮酒也有关系的拖雷。
成吉思汗对此当然是不满的。
他本人虽然也会与诸王功臣们一同饮酒庆贺,但是他却并非一个对酒上瘾的人。相反,他的自控能力极强,对于饮酒一事上同样如此。
而他对于酒,或者说,嗜酒、过度饮酒的危害也有着相当清楚的认识,因此,他始终主张“适度饮酒”“一次喝三杯”的观点,并且将这样的想法不断地向他的臣民灌输。
此时,他颇为愤怒——没想到,自己死了之后,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能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章了!连窝阔台、孙子合失,甚至可能的拖雷都是如此,那么其他的王公将领呢?
他看着一片静默的诸王功臣们,冷声道:“国君嗜酒者不能主持大事、颁布训诫和重要的习惯法;将士嗜酒者不能掌管十人队、百人队或千人队;卫士嗜酒者将遭受严惩。都忘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