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样的人才啊!
前面,扳倒权臣,得以亲政,这些看起来还算可以,最起码在这概括性的叙述下看不出来妥懽帖睦尔能够做出来后面这些事情,但是他在后面确实是做出来了。
大展宏图了没两年,发现现实情况远比想象中糟糕不知道多少,要面对的困难也完全不是设想中的水准,因此停止了改革的打算,转向了保守,甚至扭头就开始享乐……这些都还算是正常情况。
虽然耶律德光觉得妥懽帖睦尔不太有足够的才能去当一个皇帝,但是他毕竟不是大辽的皇帝,而他这样的表现,也符合一个常人面对远超自己想象的困难时的行为,不就是退缩了嘛!
可若说这还是在正常的逻辑下的话,后面先是派遣脱脱带兵百万——还不是全部的蒙古兵,而是蒙古、汉军、西域、吐蕃、高丽的多来源混合兵马;而这个“百万”即使多半有水分,但也必然人数不少。
——在脱脱带兵百万驻扎在外面且要准备镇压起义的时候,却突然因为心中的猜忌而要临阵换将,直接去除脱脱的兵权……不是没有什么临阵换将的例子,但那些例子,大部分是什么结果?
除非原本的这个将是众人所不愿,而新来的将才是众望所归之人,那或许才能有个好结果。
更不用说,这“百万大军”还是多兵源混合而成,这样的军队,一旦丧失了足够威望的将帅,最后变成“一时四散”,还散到了本要镇压的红巾军中也是个理所当然的结果了。
想来,脱脱被罢免、百万大军四散这件事情,也同样给了那些反元军队一个极大的机会吧,甚至能够称得上一个关键转折点也说不定。
后面元朝宫廷的政变混乱,那是更不用说。
耶律德光有些好奇:“妥懽帖睦尔是元惠宗……惠宗这个庙号,是谁给他定的?”
【视频互动彩蛋:大元日常 到此结束。】
【接下来请收看语录彩蛋。】
【彩蛋一::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明·宋濂 等)】
【元朝的大统一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无法低估的。自从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后,中国大地上战乱频仍,分裂割据达五百余年之久……正是由于元朝的统一,长达五百余年的割据对抗、无休止的战乱才得以终止。(共和·邱树森)】
元朝,至元年间。
即使是最终看到了大元的灭亡,看到了大元在他之后就陷入了的混乱情况,看到了他后来的子孙之中确实没有几个有什么出色的政治才华与眼光魄力……
但是看到语录彩蛋中赞美大元的话语,忽必烈还是能够感受到喜悦与骄傲的。
毕竟,后世的大元与他的子孙是一回事,但是现如今,眼下的这个大元,这个尚且还在繁盛时期、在他掌控之下的大元,是由他忽必烈所建立的!也是由他忽必烈所执掌的!
不论后来的大元变成了什么情况,至少他的功绩,是足以流传青史,足以为人称道的。
不过……子孙后辈的寿命是个重要问题,这毋庸置疑,但是这个问题也不是他自己想一想就能解决的,还需要看看医者、术士等人的看法,再找一个或者几个对策。
但是,子孙的教养培育问题,却是他自己就可以重新想一想大概方案的。后来的大元走到那种地步,除去大元到底是出自蒙古这样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外,再除去皇帝们莫名其妙的短命问题外,和后世皇室子孙的教育问题也当有所关联。
就像是硕德八剌,他不像是其他皇帝,反倒是正儿八经的皇太子登基,且是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儿子而非什么兄弟为太子——也就是说,他应当在皇太子时期受到过相关教育。
从后来的他的做法中也不难看出,他确实是继承了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政治理念,但是……在政治手段和策略方面,却着实有些不足。
唐朝,贞观年间。
虽然大唐的疆域也颇为辽阔,但是李世民看着神迹上元朝的疆域图,同样是心动不已。
别的不说,元朝北面的那一大片领土,就是大唐没有的啊——虽然北面一向苦寒,但是如果单纯看疆域范围的话,到底无法不让人心动。还有南边的在大唐属于吐蕃的领土,同样也算在元朝的疆域之中。
虽然西边有一部分此时应当是属于大唐的地方,在元朝划归了察合台汗国,但是与多出来的疆域相比,那一块地方确实不算多。
于是,他也感叹道:“元朝,虽然内政治理让人诟病,但是疆域方面确实不错。”
但是接下来,他就看到了彩蛋一的第二句话……安史之乱!李隆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