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
康熙的面部表情逐渐变成了带着些许狰狞之色的铁青。
这些莺莺国人的胃口……还真是远超他想象的大!
之前的那五条条件,皇帝将这些理解成了所谓的“伸冤”,但是康熙可没有这么想,他也清楚地知道这是一次谈判,绝非什么上国与藩属的问题。
而那一次,莺莺国的五个条件就已经充分证明了他们的胃口之大,大到让人吃惊,大到让人已经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究竟怀揣着什么打算和意图——但是偏偏,皇帝没有意识到,还将此事当做什么所谓的小小“边衅”,又还想着不损体面的同时还能不重启边衅。
康熙看到这里,就已经对央洲的希望丧失掉了不少了。
别的不说,他通过对当时的央洲的军备和财政情况的推断,已经觉得央洲多半不是能够怎么扛得住这莺莺国的入侵;而就算有什么可以长时间拉锯拖延的方法,恐怕皇帝也不愿意这么做。
但是,当看到亨利在文书之外,给查尔斯等人的另外的五个条件之后,康熙才明白,自己还是对莺莺国的胃口低估了。
要求央洲赔款,居然还要按年来算利息!
不赔完,舰队还不离开,那岂不是说,央洲就要长期地生活在这莺莺国舰队的威胁之下?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官员们、一部分商人又会出现什么做法,康熙不用怎么想就能知道。
再者,还要继续开放沿海城市,用以给他们做生意——他们难道不会继续搞那些危险品?
以及,这些条款还要以莺莺语为主!
这是什么?这完全就是不打算真心谈判。像是亨利给出的那五个交换条件吧,那不是直接要求朝廷放弃对莺莺国人的任何管理权力吗?
虽然有些词汇此前并没有听过见过,但是神迹在旁边也已经标注明白,非常易于理解。
喜欢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