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中尖和土尖两座炮台,实际上就没有多少攻击能力,它们最大的功效不过是提醒后方做好战争准备。
这个方案看起来很好,但是如今莺莺国的做法一出,就让人发现了巨大的漏洞:如果,敌人不打算这时候就直接深入水道,只是在外围徘徊,那么中尖炮台和土尖炮台怎么办?
如果央洲的水军能够及时前来支援的话,或许还算可以,但是很明显,单论水军的战斗力,央洲一方也确实不能做到阻止敌军、保护炮台的结果。
李世民同样对这样的布置感到惋惜:“一定要说起来的话,央洲在二山口的火炮布置也非常多了,比之前的沽市、曲江、海中洲等地多了不知道多少。”
虽然中尖炮台和土尖炮台是用来发信传递消息的,但是这三层防御在后两层也确实是堆积了不少火炮。
在北平纵岛,以及北平纵岛东西对面的两岸,央洲都布置了不少炮台,每座炮台的火炮数量同样不少。
北平纵岛的东面,跨过海洋的陆地上,布置有三座炮台,包括靖平、镇平、威平三座,这三座炮台分别有六十门火炮、四十门火炮和四十门火炮,加起来共有一百四十门;同时,北平纵岛岛屿东部,与这三座炮台相对的,也有一座炮台,叫做平纵炮台,也有火炮四十门。
在北平纵岛西侧,岛屿上有一座炮台,为永平炮台,有四十门火炮;与之相对的对岸,则有固平炮台一座,火炮二十门,共计六十门火炮。
在最后的、最北面的大二山岛,也有一座二山炮台,有火炮三十余门。
这些火炮数量加起来,完全超过了央洲在其他他们已知地方所设立的火炮数量,且结构都颇为坚固,算是有着充分准备。
此外,李世民也看到,在北平纵岛东面,还构筑了两道铁链,拦在了水道上,这种布置应当可以一定程度上延缓船只的速度,也算是增加更多的火炮攻击时间。
尉迟敬德虽然没有打过海战,但是他也能看明白构筑这三层防御的人的设计思路:“因此,他们是打算,在有敌情动向的时候,先是让中尖和土尖两座炮台发信,通知消息;随后在北平纵岛的这些炮台、北平纵岛东西对岸的所有炮塔做好准备,进攻对方的船只;然后再借助东面的铁链,延长火炮能够进攻的时间;最后,还有北面的大二山岛上的炮台可以做最后的火炮攻击。”
“而海清湾里面还驻扎有央洲的水师,也就是等到开战的时候,在他们的设想中,这里的水师可以顺势出击,从后方或者前方配合火炮来消灭敌人。”程知节也道。
这一套看下来确实是不错的样子,但是真的用到实战中来,却是有着不小的问题。
比如,像是这一次一样,敌军不打算直接深入内部海域,还是就在外围打转,怎么办?边上的两座炮台是用来传信的,没多少攻击性火力;安排在北平纵岛或者其他地方的炮台也压根不能支援到这里。
再比如,敌军深入了一点,但是他们没有直接前去那些有着炮台陈列的防守重地,而是先跑去了水师停泊的这个海清湾呢?如果,敌军的舰船本身要比水师舰船本身力量更强,只有水师自己敌不过对方,怎么办?
同样的,那些防守炮台并不能支援到这里;而如果有其他水师停泊在其他地方,那么调遣过来需要多久?
……
李世民虽然同意这个设计确实存在不足,但是他也同样清楚另一个核心问题:“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央洲此时的水面力量——不论是火炮还是水师,都差了莺莺国舰队一截。”
虽然并不能说这个差距大到完全填不平,但是一旦这样的差距存在,那么想要填平,就对其他方面提出了更高、更加苛刻的要求。
就拿这个布置来说,如果央洲的水面力量整体占据优势的话,那么这样的布置也不是完全不可以,毕竟,水师能够敌得过对方,也能够支援这两座传信炮台嘛。但是一旦不占优势的时候,这一阵型的缺点就显露出来了。
一旦敌军不打算直接全面进攻,而水师又不能游走各地帮助支援的话,那么这三层防御,有极大概率就变成了孤立的、彼此难以互相干涉的孤立阵地。
这样的情况将会造成什么结果,没有人不知道。
【在攻破了中尖炮台和土尖炮台之后,莺莺国乘胜,包围了北平纵岛,对央洲继续施加压力。】
【总司令詹姆斯在十二月十六日表示,他可以释放手中的俘虏,并且可以停战——只要央洲一方愿意老老实实地谈判。】
【时任当地的水师提督、负责二山口一带的防务的关安阳表示立刻会通知负责谈判一事的静安,并让詹姆斯等人等一等回复,并试图让莺莺国退兵。】
【随着消息传到静安那里,静安再次和查尔斯重新开始谈判,而詹姆斯这边也重新放开包围圈,退出了二山口。】
【这一次战败,让静安和关安阳等人都感受到了紧迫之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