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到简峰的奏折后,也非常动容,他被简峰在奏折中字里行间洋溢的自信所感染,非常信任简峰的种种计划,表示等待他的捷音传来。】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几人陷入了沉默。
这个……这个,这个向神鬼寻求帮助,向上天问询最佳的时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吧?很多人、很多时候,都会这么做啊。
即使并非像简峰一样没有什么作战经验、对未知的战斗抱有迟疑,而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主帅,也会在不少时候通过各种方式来确定一个最符合自己要求、也最得到上苍赞同的发兵时日。
毕竟,动兵这种事情,乃是国之大事,这时候,必然是要询问上苍,最少也要求一个好彩头。
——当然,怎么说,简峰在这方面确实有些搞的过度了。
“简峰没有真正布置作战的各种方略,只是一味想要依靠这种梦境和求签,确实不太应该。”朱棣总结道,他不反对在已经定下各种方案之后,在几个作战日期中选一个更加符合上苍的,但是像是简峰这样,各种布置看起来都比较混乱,也没有一个完整的作战方案,就想着依靠什么“五虎”来获取胜利……
未免有些太过了,也实在让人觉得皇帝的眼神着实不怎么样。
朱瞻基神情有些疑惑和微妙:“所以,简峰之前的那些个兵力部署,难道完全都是围绕着这个什么‘虎头人’来进行的?”
他抵达钱州,求得这份签的时候,是在二十二年正月初一,而随后,他才抵达曲江一线,安排各个军队的布防措施,是在正月初一之后了。所以,他的这些各种安排,最终都是围绕着那份签文?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就真是离大谱了哈。
朱棣几人都觉得这就是最终的解释,没有其他可能。
毕竟,作为主帅、将领、甚至大小官员,求一求签不是什么大事儿,想要通过签文来调整一下战术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之前没有什么布置,但是随后完全依靠签文来进行布置……
这完全是要把各种漏洞往莺莺国舰队手上送啊!
【正月二十九日凌晨,央洲军队在简峰的指挥下,对莺莺国舰队发动了进攻。】
【简峰为了这一战准备了许久,他按照“虎”的寓意,以及现如今他从明城等地探查到的情况,决定要分成多路兵马,同时向明城、平海县、稳海县发动进攻。】
【首先是明城,总计调用两千四百人发动进攻。这两千四百人分成不等的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主力进攻军队,有一千六百人;第二部分则是辅助进攻的军队,有八百人。其中,有四百人都是雇勇。】
【之后是平海县,有五千人,皆是水军,但是这些水军并非是官府名下的正式军队,而是简峰招募来的雇勇。这五千名雇勇的主要目标是对莺莺国舰队进行火攻。】
【最后是稳海县,共分配到了一千九百人发动进攻,同样分成不等的两部分。主力部分有一千四百人,其中有五百名雇勇;辅助进攻则有五百人。】
【而在先前,简峰对于明城、稳海县两地就已经派人进行潜入——是的,他虽然没有完全采纳张牧青的计策,但是也采纳了一部分,他派遣了一小部分雇勇潜入了三座城池,并打算在正月二十九日的作战中,与这些雇勇们里应外合。】
【只不过,简峰虽然计划的很好,可事实上,在实践的时候,却可以说是完全和计划没有什么关系。】
【在正月二十九日凌晨,央洲军队发动了进攻。首先是明城。】
【明城附近停泊着的莺莺国舰船,确实遭到了央洲的炮击——只有几下,过了一会儿,又有央洲的用来实施火攻的小船冲向了莺莺国的舰船,但是没能点燃莺莺国舰船,而是被莺莺国的小艇赶回了岸边。】
【而在明城的陆地上,央洲的军队对着明城的西门和南门发动进攻,这部分进攻城池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巴中抽调过来的士兵——他们确实足够勇猛,一度攻入城内。】
【但是,莺莺国士兵在这里拥有不少火炮,在他们反应过来后,便用火炮轰击央洲军队,明城城内狭窄而没什么可用的掩体,这让攻入城内的央洲士兵根本无力反击也无法抵抗,最终勉力支撑到天亮,便只能退出城外。】
【在稳海县方面,央洲同样放置了火船,打算对莺莺国舰船发动火攻,但是同样被拖到了岸边,没能起到作用;同时,发动进攻的央洲陆军带着小型火器,扑向西门,莺莺国驻军出城迎战,最终央洲一方不敌败退——本来按计划的主力进攻部队并没有抵达,因为他们在路上迷路了。】
【最终是平海县,因为都是水军,所以他们就在水面上。而他们在发动进攻之前,便被莺莺国舰队驱散了,压根没能发动进攻。】
【事情发展到这里,简峰的进攻计划已经彻底破产。但是战争还没有结束,此时身在海中洲的莺莺国舰队上的海军司令詹姆斯和陆军司令休·戈夫收到消息后,匆忙赶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