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不是虽然知道是己方一心想要谈判,但是心态上和思维方式上还是维持着惯性,觉得自己可以居高临下、敷衍了事,将谈判的事情怎么对待都行,就像是对待那些地位低于央洲的国家?
毕竟,他们又不是看不懂莺莺国舰队给出的条件,虽然莺莺国舰队的翻译水平看起来确实存在问题,但是基本的条约内容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在莺莺国舰队给出最后通牒之后,他们不就是立刻对条约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意见吗?
皇太极的内心沉痛无比,他仿佛已经看见了央洲无可挽救的未来——看起来脑子清醒的官员们,在一线亲眼见到过莺莺国舰队与央洲军队作战情况的官员们,在面对谈判这么重要的事情的时候,还是这样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他简直不敢想其他官员们会是个什么能力水平。
这好歹还是混到了一方大员甚至中央重臣的、受到皇帝信任、过往处理地方事务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官员啊!
以及,即使假定他们是把谈判的态度不自觉地切换到了对待那些地位不如央洲的弱小国家的态度,但是这也还是很离谱。
即使是弱小的国家,即使对方是战败国,签订条约的态度也不能这么散漫敷衍啊。
【当天晚上,牛堂、简英、伊农等人匆匆浏览完了莺莺国舰队之前给出的条款,并做出了答复。半夜,张乐匆忙出城,赶在凌晨时分赶到了莺莺国舰队所在地。】
【抵达莺莺国舰队后,张乐给出了简英、牛堂、伊农三人出具的符合莺莺国舰队要求的文书,并且收到了三人伪造好的皇帝授权伊农和简英便宜行事的圣旨——虽然还不清楚他们是如何伪造成功的。】
【此外,还收到了牛堂关于附近地区央洲军队调动原因的解释文书,以及牛堂撤回调兵命令的文书证据,还有牛堂收到的皇帝下令牛堂与莺莺国舰队商讨谈判的圣旨。】
【当然,还有最后一点,那就是张乐表示,钦差大臣们和其他大臣正随时准备进行剩余条款的商讨谈判。】
【接下来,就是可以算是走流程一般的平静顺利快捷的条约谈判进程。】
【七月初九,央洲和莺莺国舰队的谈判再启。莺莺国舰队的代表依旧是翻译马礼逊和波廷格的秘书,而央洲方面的代表着更换了人选,张乐虽然随同出行,但是此时只是伫立一旁,负责谈判的则是副都统、布政使和按察使。】
【七月初十,双方继续进行谈判。此时,不过一天,简英等人的底线就再度后退,表示关于钱款的赔偿期限无需商谈,全部按照莺莺国舰队方面的条件来执行,只要求莺莺国舰队在达成协议且协议执行之后,退出他们现在占领的海中洲、招财山、鸟岛三个地方。】
【但是这个条件遭到了莺莺国舰队的拒绝。】
【按照莺莺国舰队,或者说莺莺国人的逻辑,如果央洲方面同意进行赔款、但是还没有全部赔付完毕的情况下,那么那些为赔清的部分就属于债务。既然央洲存在向莺莺国的债务,那么就理应给莺莺国一些东西作为抵押,以保证后续的债务偿清才是。】
【因此,莺莺国舰队占领的海中洲、鸟岛、招财山就是央洲的抵押物。】
【不过,莺莺国舰队还是自觉大度地退让了一步,将占领地区从三个变成了两个,让出了招财山——虽然这和招财山的地理位置及条件本身也不适合长期驻守有关。】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几乎是气极反笑了,虽然他还没有在神情上表现得太过明显。
实在是可笑至极。之前还在谈判的流程中的时候,央洲负责谈判的这些个官员们一个个不当回事儿,还不知道在想什么,一点不放在心上;现在收到威胁之后,就展现出了他们每个人的“才华”——能够在一夜之间处理好这么多条款内容,写下这么多相应的文书,还进行了一番调兵……
且,在短短不到一晚上的时间之中,他们不仅完成了自己的各项本职工作,并且为谈判的所需文件进行了准备,还完成了对皇帝的圣旨的伪造!
他们可真是有能耐啊!一份本来就完全不存在的圣旨,硬是让他们在半晚上的时间之中伪造出来了,还是在他们还有着其他各项事务挤占时间的半晚上。
这他是不是可以进行合理怀疑,比如这群人事实上对于伪造圣旨这种事情并不怎么陌生,他们非常清楚该如何伪造,在短时间内糊弄出来一个明面上没有什么大岔子的假圣旨?
以及,这些人的底线让步地可真快,先是基本上可以说是全盘接受,随后一天时间过去,连最后的两项条件都就剩了一条,而这一条在莺莺国舰队坚持的情况下,也肉眼可见的估计要被扔掉……
【而在这一天,张乐也遇到了麻烦。当天,波廷格给央洲的文书中表示,莺莺国舰队可从来没有说过什么哪天不给出答复就要开战的话,这全都是消息传递出了岔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