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目标对于莺莺国和西国的联合军队来说,并不困难。不说莺莺国和西国的联合舰队的作战水平,还是央洲自己的军力水平,这一方面已经决定了莺莺国和西国的军队想要攻入京城附近并不困难。】
【除此之外,央洲自己现如今的社会情况,也给莺莺国和西国造成了极大的便利。】
【这个社会情况,则又是太上天平国的扩张和扎根问题——太上天平国占据了金京,还有京方和江扬,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又开始了北伐和西征,虽然北伐遇到了困境,西征也不是完全碾压。但是,这样的情形就已经能够给央洲社会带来极为广泛的影响了。】
【首先是央洲朝廷一直赖以为生的漕运问题,在之前,莺莺国舰队攻下了一些漕运重要节点,央洲朝廷就已经觉得压力难以承受;此时,太上天平国同样占据了多个漕运重点地区,如此一来,不仅使得央洲的漕运主路线基本停摆,还让央洲因为这个问题而不断地消耗资源。】
【同时,漕运的几乎停摆,更是导致了京城乃至一部分北方城市的官民惶惶不安,觉得难以为生。人心的混乱是另一个可怕的事情。】
【当然,太上天平国此时也已经出现了新的问题。】
【这时候,莺莺国和西国的北上,完全不会招致什么来自朝廷的有力的抵抗。】
【而事实也是如此,不过八年五月左右,莺莺国和西国的联合军队已经抵达了京城附近,在这里开始要求与央洲朝廷谈判。】
【皇帝确实做出了反应,他派遣了一些大臣前来会谈,但是实际上,皇帝又并不想要真的接受修改条约的事情,因此,态度也略有些敷衍之感。】
【最终,莺莺国和西国的联合军队武力入侵,击毁了这里的炮台——不过,此时央洲的炮台,最少是在这里的炮台,火炮的形制比之之前莺莺国舰队所遭遇的那部分火炮,已经有了新的一些变化。】
【接着,双方联合军队沿着江河继续北上,最终抵达了沽市附近,这里的地理位置,对皇帝和朝廷而言,已经是再严重不过的威胁了。】
宋朝,开宝年间。
赵德昭对于央洲的朝廷是真的觉得没有什么希望了:“所以,经过了这么久,已经好几年了,央洲还是没有能够镇压下去太上天平国——不要说彻底镇压下去了,就是让太上天平国步入衰亡,都没有完全做到。”
这时候是皇帝八年,从刚刚的大致的简图中来看,太上天平国的势头确实没有之前那么好了,但是此时也还没有变成那种彻底走向终局的状态,最少,金京这些地方,还是在他们手中,西边也还有他们的活动;而央洲朝廷,在太上天平国身上花费的资源和精力,是真实的,他们的漕运停摆问题也是真实的,他们因为漕运停摆问题而遭受的损失,同样是真实的。
到了这个时候,这么些年过去了,还没有个结果,央洲朝廷的能力已经不是让人心生怀疑的程度了,完全是已经坐实了怀疑。
如果最后真的将太上天平国压了下去,除了央洲朝廷方面的力量成功让太上天平国逐步衰弱外,估摸着,还真是会有莺莺国之类的国家的参与。
赵匡胤和赵光美也叹息,不过他俩此时在意的并不是太上天平国的事情,毕竟神迹虽然提到太上天平国出了一些变故,具体的内容却还没有讲到。
而莺莺国和西国的联合军队北上的情况,却是完整地展露了出来——在北上的过程中,确实是基本上没有遭遇到什么来自朝廷的有力阻挡。虽然这一处的炮台的火炮比之前莺莺国舰队作战时期央洲的火炮要优秀不少,但是还是没能敌得过莺莺国和西国的联合军队。
而这个事情则更加凸显出了央洲此时的关键问题:尽管有一部分火炮的威力看起来不比莺莺国和西国的弱多少,可是由于指挥将领的问题,以及士兵训练的问题,还有其他方面的布置问题,央洲就是非常彻底地输掉了。
技术的问题,通过向莺莺国等国家拥有火炮的人购买火炮,通过各种手段,偷也好抢也罢,总归能够到手一批火炮;然后,通过仿造,通过研究,有时候是能够达成水平相近的结果的。
但是,如果是将领大量的都存在问题,如果是涉及到军事方面的大部分大臣都存在问题,那么就不是什么好解决的事情了——这么些人,皇帝要怎么使用?想要更新换代,怎么不需要来上个几年?
更不要说,这个皇帝,看起来比上一任皇帝也没有什么新的优点和才能。
赵光美也有些感叹:“在花穗城那边,莺莺国和西国的军队还受到了一些当地乡绅等组织的百姓的阻挡,但是在北面这个此时更加混乱的地方,他们受到的阻挡更少了。”
不过,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有时候好像还真不怎么在乎朝廷的事情……
【在莺莺国和西国的联军抵达沽市之后,皇帝立刻派遣了大臣前来谈判,最终,在六月份的时候,央洲和莺莺国、西国、咪国、罗刹国分别签订了一份条约,简称沽市条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