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正大地招募士兵,光明正大地任命将领,光明正大地从各地收税充当军费,光明正大地任何事务都不经过朝廷……而且这一切,皇帝和朝廷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完全已经是朝廷和皇帝的彻底妥协了。
别说什么皇帝还忌惮,忌惮是忌惮,但是有什么办法?不仅没有办法,在作战方面还需要依赖对方——央洲朝廷的控制力显然已经低到了一定地步,朝廷的威严也几乎是荡然无存。
赵匡胤也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情况,毕竟私军是一方面,这么直白的私军又是一方面,他只能感叹:“看来央洲朝廷的权威的下降速度,远比想象中的快。”
显然,他们要重新调整一下对于现在央洲朝廷情况的判断了。
一方面,是对央洲朝廷可以控制的军队的作战水平的评价,显然,央洲朝廷的军队整体上并没有获得什么提升,即使早在上一任的皇帝在位时,惨败给了莺莺国;即使换了皇帝。总体而言,军队的情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善。
赵匡胤个人推测,说不定,军队的情况不仅没有怎么改善,甚至还有可能被坑的更惨了呢——大量从军饷军费中获利的人,可能现在获利更多,也可能更多的人也参与到了其中。
另一方面,就是私军的问题了……这么发展下去,说不定,日后央洲朝廷能够依赖的正儿八经有作战能力的军队,怕不是都得变成私军。
现在神迹是提到了潇军这一支私军,但是潇军的地盘显然就在一定范围中;出了这个范围之后,如果朝廷的军队依旧不能够倚仗,那么会不会有人也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私军?
可能性相当大。
毕竟,从过往的历史案例来看,私军可不是一眨眼就突然冒出来的。真的想要建设私军的人,也并非是一定要等到朝廷彻底失去权力的时候——在朝廷的控制力一半一半的时候,地方的私军就已经基本要建成了。
清朝,崇德年间。
皇太极要被央洲朝廷气死了。
——居然都让地方这么搞出来私军了?这个皇帝,简直比上一任皇帝能力更差劲。
呵,皇帝还忌惮,忌惮个屁啊!他忌惮又有什么用?忌惮了,不爽了,能够影响到地方上这些搞私军的官员们吗?能够影响到这些私军的组织吗?能够压制住这些私军、能够迫使私军解散或者听从朝廷的命令吗?
都不能!什么用也没有!
如果真的觉得不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如果真的要改变,那么就必须有所行动,比如,对朝廷自己的军队情况进行改善,比如,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对地方加以限制……总归,这都不是现在就连镇压这些所谓“起义”都需要向私军求援、依靠私军的朝廷能够做到的。
而且,好好的两江大营,居然还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太上天平国的军队击溃,甚至都不是强盛稳定时期的太上天平国,而是在经历了巨大内乱之后的、此时内部的震荡都没有结束的太上天平国。
——所以,最后朝廷不会真的跑去联合莺莺国、西国、咪国这些国家了吧?毕竟看样子,朝廷的军队实在有些堪忧。
再加上在十年的时候,太上天平国的军队还对申县有尝试进攻的举动……
【而在太上天平国和朝廷的军队作战的时候,京城方面又发生了变故。】
【这件事情,还是与莺莺国、咪国还有西国有关,也依旧与条约有关。】
【皇帝九年,也就是在上一次联军进抵到沽市的一年之后,莺莺国和西国、以及咪国又来人了。这一次,莺莺国方面派出的人不是上一次的布鲁斯,但是是布鲁斯的弟弟,这里称呼他为弗雷德里克。法国方面,依旧是布尔布隆,而咪国方面,则是一个叫做瓦德的人。】
【弗雷德里克此次被首相亨利派来,目的是要与央洲朝廷交换上一次签订的条约,随后,他就将会常驻京城,担任莺莺国在央洲的第一任常驻大使。】
【而西国方面,布尔布隆作为代表前来,但是这一次,西国与莺莺国的联盟已经与上一次不同。西国方面此时已经对于双方的结盟心生疑虑,同时他们觉得自己此时不应该在央洲继续动兵作战。因此,此次西国派出的军队,满打满算也只有六十人。】
【除了西国和莺莺国外,前来此处的就是咪国。咪国派出了舰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还是超过了西国。只不过,咪国的代表和舰队对于莺莺国充满敌意和厌恶,因为他们参与过之前咪国和莺莺国之间的战争,普通的士兵甚至表示过,“只要看到莺莺国的士兵,就应该把他们打一顿”这样的观点。】
【因此,这一次前来的三国代表,彼此之间的关系早已与之前的那一次不同。】
【不过,虽然内部充满矛盾甚至是敌意,但是这不妨碍他们暂时维持一个表面的平静,以及共同想要达成此行的目标。】
【但是,在舰队抵达沽市入海口之前,弗雷德里克就听到过传闻,内容是皇帝不会允许他们进入京城,当然,也不会允许他们走这一条路——皇帝想要他们走过往央洲的藩属国的贡使所走的路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