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争夺央洲最终统治权力的势力,若是天命不在的话……又怎么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呢?
而央洲朝廷——虽然申县的情况并不能等同于央洲朝廷,但是申县的这些人显然是站在央洲朝廷这一边的——在天降大雪的期间,则是做好了充分的应战准备;原本还带着残兵败将的沃德,在这段时间之中训练的新兵又恰好已经完成了训练,可以踏上战场。
这是什么,这是天命在这时候,又转向了央洲朝廷一方。
【关于沃德此时的军队,情况则进展不错。】
【沃德留下的外国人军官之中,大部分都是从最初就投到他麾下的,其中被他任命为副手的两人,与他一样是咪国人,备受沃德的信任。】
【而对于此次组建军队时新征召的大量央洲士兵,沃德则教导并要求他们能够听懂莺莺语、回应他用莺莺语发出的命令,并且能够听懂不同军号代表的含义、了解指挥进退的命令。同时,他还给这些士兵发了统一的制服,不是央洲朝廷军队制服,而是议洲风格的制服。】
【在具体作战训练中,沃德训练士兵们能够整齐排列,组成不同的阵型、并且能够迅速转变阵型或者快速移动;除此之外,还不断训练士兵们的服从性,如,只有下达开枪命令之后,士兵们才能开枪等等。】
【沃德还为自己的军队配备了能够从申县的武器商人那里所购买到的最先进的武器,包括莺莺国的枪支以及普普国的枪支。除此之外,沃德还在不断寻找能够购买到火炮乃至炮艇的路子。】
【在央洲,给央洲人贩卖作战武器的商人并不少,而且武器的贩卖量相当之高——不论是卖给太上天平国的数量,还是卖给央洲朝廷的数量,甚至还有卖给其他势力的。】
【而就在此次李文寿所部的太上天平国军队进攻申县的这一场战役中,沃德的军队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打了重建之后的第一场战争——他们成功地防守住了申县的城中之城地区,通过在该区城外身下炮兵埋伏,大获胜利。】
唐朝,贞观年间。
“沃德训练出来的这支军队,看起来战斗力确实不错。”长孙无忌道,虽然沃德的军队在这一次作战中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但是这毕竟是第一次,他也并不能就此断言沃德的军队的战斗力就多么优秀、多么超出旁人了。
但是,别的不谈,就是沃德在这支军队中进行的训练以及训练成果,已经足够让人对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成果抱以期待——即使现在没有其他的战绩作为依托。
李世民等人对于长孙无忌的想法非常赞同。
虽然看起来,说起来,沃德对央洲士兵们的训练简简单单,不过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完,但是实际上,这些似乎简单的训练,一点也不简单,想要训练出个结果来并不容易;而一旦真的训练出来个结果,那么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就可以被人所称道一二了——不少已经踏上战场、四处征战的军队,可是连这些训练都没有的。
首先是听懂莺莺语、并且能够对指令做出反应,这个训练就并不容易。这些士兵们原本多半不懂莺莺语,那就要让他们能够听懂简单的指令;然后,听懂指令后,还要进行回应……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但是李世民表示,确实是有些人,即使给出指令,也未必会做出反应的。
然后是根据指令,进行动作,包括但不限于前进、后退、列阵、变阵、快速移动、冲锋、拼杀等等。且不说这些内容的先期训练了——大把的人是分不清左右的,虽然能够分清前后,但是要做出反应却需要一段时间;更不要说各种阵型了,这更是需要从头教起;进行了先期训练,想要让士兵能够按照指令迅速反应,同样需要花费功夫。
至于说最后的那个“命令开枪再开枪”,虽然听起来好像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任何一个出身行伍的人都可以保证,这绝对不是什么理所当然的事情。
尽管大唐现在并没有火枪这种武器,可仅仅通过刀枪这种兵器,军中的将领们就都能够体会到什么叫不听从指令……
如果沃德真的能够将这支军队训练到听从指令、迅速反应,那么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完全可以被打个包票。
【既然沃德的军队已经用实战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申县的央洲官员们也就对这支军队换了一种态度,同时,还将这支军队的名字从洋枪队改为了常胜军,希望以此来讨得央洲朝廷的欢心。而原本就一直给沃德提供钱粮的士绅们,则更是对沃德大力支持。】
【不过,沃德的军队和申县官员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尽管,沃德的这支军队实际上还会听从央洲朝廷的申县长官的调遣,且申县长官对沃德的态度又颇为良好。】
【这种隔阂具体表现在对沃德的军队的不信任上,而充分表现这种不信任的人,也是申县长官。比如,申县长官非常怀疑沃德的军队的军纪,他不断要求沃德军队在攻破城池之后不能进入城中,要把城池交给央洲朝廷军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