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天会年间。
完颜晟对于太上天平国的转折也有些唏嘘:“合格的统兵之才可不好找,也不好培养啊。”
虽然目前的大金看起来好像没有这个问题,但是在大金的那些个彩蛋之中——大金可是同样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就是没有太上天平国这般严重罢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金当时的人才储备之中还有这样的统兵之才,一方面是因为对面的宋国着实给力……但是,这也不能掩盖大金当时确实出现了问题的事实。
当然,纵观中原的那些史书,其中的每一个王朝,在开国的那一代过去之后,或多或少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无一例外。差别就是一些王朝的人才储备更丰富、培养人才的速度和机制更加优秀一些,能够尽快地填补上空缺。
而太上天平国的人才储备和培养机制……显然是不怎么合格的那一种。
“太上天平国明明还处在争夺天下的时候,帅才将才上却已经断代了……陈藤丕没了,竟然真的找不出一个临时顶上的人选,就剩下一个李文寿。”完颜杲也道。
按照太上天平国现如今的天下局势讲,无疑是处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但是,太上天平国现在的将才帅才的状态却像是已经面对人才断代的、过了开国一代的王朝一样——正常而言,争夺天下的势力,应当正处于将领人才井喷的时期。
尽管那些征战天下的人多半没有经受过什么教育,没有读过几本兵书,但是他们却偏偏就是有着出色的战争天赋,不是帅才就是将才,堪称是王朝整个历史中最高光的一段时间。
而太上天平国……完颜杲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进入金京之后那段时间的争斗对现在的状况有着巨大的责任。
明明还不是整个天下的主人,明明胜利的最终果实还没有获得,内部就已经爆发了内讧……为此,还搭进去了一堆元老。
而这些元老——不仅是杨龙嘉和魏名志,还有他们各自的部下将领士兵们——不论到底是什么程度的军事天赋,最少也是从起兵之时一路走过来的人,按照一般情况来讲,他们就是开国的基石之一。
更不要说,还因此丢出去了一个史当达和他的部下。
“虹仁秀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煽动人心统合人心的人,但是他在天下大局上还远远不够。”完颜宗干做出判断,反正,根据现在掌握的信息来看,在太上天平国进入金京以来,虹仁秀实在是没有发挥出什么正面作用过。
不仅没有起到多少正面作用,反倒是发挥了一大堆负面作用。
太上天平国在进入金京的过程中,死伤了一批人,比如那个同为元老的封乙光;在进入金京之后,由于上层的结构失当、虹仁秀的处置错误,又死伤了一大批人……后来的陈藤丕和李文寿,这两个对后期的太上天平国至关重要的两人,还是史当达那边出来的。
而有了这两个领兵统帅之后,太上天平国高层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居然没有着手培养一些有可能的统兵人才。
虽然这种帅才也不是说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还真的需要看天赋,但是,拉上几个苗子试一试、让他们能够在真的出现什么问题的时候临时顶上一顶,还是可以的吧?
最少,不至于让李文寿一个人在遍地烽烟之中四处奔波啊。
明朝,永乐年间。
虽然神迹话语中对史当达所部的遭遇言语寥寥,但是在画面上还是播放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包括他们计划渡河,在抵达河边的时候发现超乎预料的事情,以及之后被央洲朝廷军队围困,最终史当达被俘……
朱棣对于天象、运气等对战事的影响也是深有感触。
这不仅是因为他在起兵靖难的过程中的遭遇,还因为他从史册记载上看到的许许多多。现如今,史当达的这一次被围,以及最终的被俘,也算是又一例证了。
就这件事情,若是他的运气好一点,说不定就不会遇到什么百年难得一遇的涨水,继而被阻挡在河岸一边;若是运气好一点,或许能够恰好赶在涨水之前渡河,反倒将央洲朝廷军队拦在后方;若是运气好一点,或许即使史当达所部真的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涨水,也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机会成功渡河……
运气啊!
虽然朱棣本人在每一次规划战事的时候,都不会寄希望于什么运气,但是,运气这个事情真的不能否认。
——当然,这其中也有着史当达谋算失误,未能找到最有效最妥当的方案的原因。
比如,如果史当达身边有人或者他自己能够较为有效地测算天象,或者通过其他方法,总之考虑到了可能大规模涨水的事情的话,他就能制定出一些更好的作战方案……
【春天的时候,虹谦吉抵达了位于曲江省,在钱州北面约一百六十里处的湖州。这个地方目前还在太上天平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但是,当地的将领和士兵们并不愿意这时候启程去支援金京。虹谦吉无法,只能选择妥协,决定暂且在湖州住下,并且向当地的将领保证,他会在这个地方一直待到九月份,而到了那时候,金京自己耕种出来的粮食数量足以供养他们所有人,包括前去支援的军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