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呢,不过是因为自己是太祖之弟,同为创业人员之一,所以才能压得住这群人。可要是推行新的政令,划分新的利益……他得好好想想,有没有合适的方案。
元朝,至元年间。
在对宗室以及其他将领大族的权力问题上,忽必烈比完颜晟更加头疼。
神迹讲到过,大元之所以日后陷入那样的惨烈的混乱之中,和一开始就没有一个完善的完整的即位制度有关——这话当然没问题,他这个开国皇帝确实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特别是真金早逝带来的影响。
但是,日后大元那样混乱,也绝非仅仅是因为继承制度不完善的原因。
如果那群反叛者、政变者、各种搅风搅雨的人手中没有足够的力量,他们还能掀起一场又一场的动乱吗?
明朝,洪武年间。
朱元璋在让众臣各回各家之后,并没有让自己的儿子们也立刻回去。
他坐在椅子上,眉头紧蹙——大明究竟需要改动什么地方?他这个太祖皇帝打算规定的祖制祖训之中,究竟有多少需要改一改?
朱元璋左思右想,总觉得自己很多地方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更没有存着什么不好的打算。
所以……
永乐年间。
与自己亲爹的缓慢思量不同,朱棣一早就打好了一个大概的腹稿,做出了大致的规划。
别的不说,大明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能够看出来一二,那就先把问题列出来然后再找解决方法呗;至于说别的——当然是要出海了!
————
另附一个段子:
如果语录彩蛋是这样的:
【语录X:朕刚即位的时候以为……又以为……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朕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就是在这乾清宫!……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还站在皇宫后边,天天的盯着你们呢!(清·爱新觉罗·玄烨)】
皇太极:???什么?我大清之中出了叛徒?
康熙:???等等?朕的大臣和儿子之中出了什么东西?究竟有多烂了,才让朕这么训斥?
康熙的儿子们:???!!!
(全书完结)
喜欢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