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在嘲讽项羽,当时他要是杀掉了自己,也不会有日后的楚汉之争,更不会有四面楚歌、大汉天下!
想到这里,他对匈奴咬牙切齿:等着吧,乃公这一代不行,还有后世子孙,只要我大汉存在一日,就不会放过你们!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眸中异彩连连,这话说的实在太对他胃口了!毕竟,他可是一力倡导要对匈奴主动出击,而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打过了焉支山,匈奴又如何骚扰边关、伤害汉家百姓?
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朕觉得,日后只要有余力,就应当主动出击,最好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侵扰大汉一分一毫。”
霍去病也眸光闪闪,十分赞同:“陛下,臣也这么认为!我大汉国力雄厚,正应当主动出兵,消灭匈奴,那些草场也当属于大汉!”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扫视群臣,问道:“众卿以为,朕应当如何应对辽国?”
大臣们彼此对视,经过赵光义多年调整,此时站在此处的基本都是听从于他的人,自是对他的心思颇为了解。
同时,到此时,宋朝已经实行防御政策数年,大家也都习惯了不主动出击、不用操心军事的日子,并不太愿意改变。
于是,一名官员道:“圣人行事,一举一动都考虑周到,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胜。边疆之事,只要有合适的将领,再加固壁垒挖深沟濠,蓄精养锐,以闲逸自处,我方安宁敌方劳顿,这样岂不为上佳?况且,现下百姓方才休养生息,时间尚短,而百姓才是根本。圣人先务本而后求末,使国内安定来抵御敌国,尧舜也是如此啊!”
此人的话音刚落,另一名官员也谏言道:“正是如此。官家爱护百姓,一直为百姓着想,是以不轻言动兵。只要官家安定天下之心,使百姓都知道陛下的心意,感念陛下的恩惠,就是大大的德政了!而当官家施行德政,安定百姓,那么辽国那样的蛮夷也会趋利避害,自然就会归服于官家了!”
——————————
——————————
最后这两段化用的是张齐贤的上疏
喜欢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